郑洞国最后是要自杀,被下属夺下手枪,东野的士兵已经到指挥部门外了,基本算顽抗到底被抓了的,待遇这么好
后来的沈醉起义的都被住起来功德林了,郑洞国要能算投诚,功德林的一半都算投诚了,杜聿明都能算投诚
曾泽生在起义后,还打电话给郑洞国,告之解放军代表要与之谈话。一位自称姓刘的人于电话中告诉郑洞国:“我是解放军代表,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可以保障你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你认真考虑,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郑洞国答曰:“既然失败了,除战死之外,没什么可说的,放下武器办不到!”言罢,重重搁下电话。
虽然郑洞国意图抵抗到底,但其部属和郑也不是完全一条心,1948年10月18日,新7军代理军长史说与参谋长龙国钧商议后,派人出城与解放军谈判。此时,郑洞国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是日上午,郑洞国至新7军军部,督促部署突围事宜。会上,所有人均哭丧着脸,没有一人说话。郑洞国无奈,只得宣布散会。
10月19日清晨,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向郑洞国报告:“刚才接到新7军史副军长和龙参谋长报告,他们已经与解放军接洽,决定放下武器了!”接着,龙国钧进来请郑洞国到新7军军部主持营以上干部会议。郑洞国手指龙国钧大骂:“龙国钧,你与史说为何要学张学良、杨虎城卖我求荣呢!”骂罢,颓然倒在床上。
是日上午,新7军全体官兵自动放下武器,解放军接收西半部防区。至此,长春全部被解放军占领,只有郑洞国兵团总部机关和特务团固守中央银行大楼。不久,杜聿明拟请蒋介石派直升机接郑洞国出去,问有无降落地点。郑洞国感激且沉痛回电曰:“现在已来不及了,况亦不忍抛离部属而去,只有以死报命。”
10月20日,这一天异乎平静。是日夜,郑洞国给蒋介石发出最后的诀别电报:十月十九日下午七时亲电谨呈,职率本部副参谋长杨友梅及司令部与特务团(两个营)全体官兵固守央行,我外围守兵,均壮烈成仁……今夜恐难度过职当凛遵训诲,克尽军人天职,保全民族气节,不辱钧命。
10月21日,中央银行大楼外突然枪声大作(此为史说与解放军为郑向蒋表“忠心”而合作表演的“双簧”)。郑洞国以为是解放军发起最后攻击,自己为蒋“杀身成仁”的时候到了。于是,身着戎装,平躺床上,伸手至枕下取枪自杀。摸了又摸,竟没有摸到枪。原来部属为防止意外,已预先把手枪藏起来了。此时,门外的卫队长和4名卫士闻声拥入,将其死死抱住。少顷,杨友梅匆匆走进房间,含泪道:“桂公,事已至此,请你赶快下去主持大计!”
郑洞国来到一楼大厅时,猛然怔住了,大厅内外已经站满了解放军。郑洞国仰天长叹,勉强同意放下武器,听候处理。当天晚上,中共四野第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于长春郊区四家子司令部设宴款待郑洞国。席上,郑洞国心情极坏,只顾低头喝酒,沉默无语。末园会见了,他向“两萧”提出3个要求:一不去广播、登报;二不参加公开的宴会;三不想做什么事了,只想做个普通老百姓。
实际上,郑洞国堪称最幸运的国民党兵团司令,与当时其他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军将领不同,郑洞国被裹挟投诚却享受起义待遇(想想沈醉还进了功德林),还成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其孙郑建邦,官至副国级(全国政协副主席)。
【 在 CORDIC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耀武要是真的化妆跑了也就跑了,所以很难说。
: 陈长捷是太看不清形势了。
: 郑洞国这个真是太优待了,严格讲围城期间他都有战争罪的把?
: ...................
--
修改:wyid FROM 185.176.76.*
FROM 185.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