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征程遭遇战
登上海船的干部和警卫人员等一行51人,由船老大、船工、水手驾驶大木船,从废黄河海口驶入黄海。在行至午夜3点多钟,到达连云港外海时,风停了,船上没有发动机,不能再继续前进,此时亦发现东方有个小黑点。当东方透出一片白光时,日军巡逻艇向我船驶来,彭雄参谋长和田守尧旅长等早就严阵以待。当日军小队长正要迈步上船检查时,彭雄同志一声“打”字令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至上午11时,连续打退敌艇两次进攻,我军船上人员伤亡亦重。下午1点多钟,敌艇第3次向我船扑来,腿部和胸部已两处受伤的彭雄参谋长仍坚持战斗,田旅长指挥战斗,船老大及水手们全部上阵,又打退敌人的第3次进攻。
战斗进行到了下午3点多钟,海上的枪声渐渐稀落了。敌人停止了扫射,新四军停止反击。双方对峙着,沉默了1个多小时,敌人以为新四军全都牺牲了,便想把木船拉回连云港。巡逻艇狡猾地绕着木船,用冷枪试了几次,见没有动静,便大胆地从南方向新四军木船开过来了。
船的中桅下面侧卧着一个战士,他身负四处重伤,鲜血染红了白色的篷帆,他双手紧握着两支“二十响”,仇视着敌艇。他,就是张池明主任警卫员戴文天。这时,敌巡逻艇上的鬼子从望远镜里发现了他,子弹像雨点似的落在中桅的附近,戴文天以粗大结实的桅杆为依托,和敌人顽强战斗了很久。敌艇开到东面向他射击,他就移到西边,来回移动。后来,戴文天看到自己子弹不多了,就滚到船板上,找了几根木板,把自己隐蔽起来,从此再不放枪了。
眼看敌艇靠近了新四军的木船,小戴这个浑身是胆的战士,突然从隐蔽的船板里跳了出来,双枪对准鬼子开了火,他连续射出40响,把七八个鬼子击中。拖着死尸和伤兵的敌舰,夹着尾巴向连云港驶去。
田守尧旅长、张池明主任和一些负伤的同志从舱里上来了,大家把小戴从血泊中抱起,张主任紧握住他的手说道:“戴文天同志,你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戴文天,这个1940年参军的新四军苏北战士,还只有18岁,在关系着全船人生命的关键时刻,他英勇顽强,打退了敌艇,这就是我们的战士。是一个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由于流血过多,小戴也昏迷过去了。
正在这时,从船尾传来呻吟声,大家跑去一看,是年岁最大的船老大老王,他身负重伤,再也不能动弹了。他很吃力地说道:“同志们……有风了……拉桅……吧!”在田旅长、张主任的指挥下,大家把五根桅篷扯了起来。
船行不到半小时,海那边传来敌人巡逻艇的声音,有望远镜的同志都在瞭望着,这一次是4艘巡逻艇。老王指挥掌舵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了,后来几乎听不见了,他躺在那里,就用头部摆动来指挥(他双手都负了伤),大家按他的摆向使舵,摆着,摆着,老人实在支持不住了,头猛然垂了下来,船上的人摘下了军帽向这个热心为新四军掌舵的苏北老同志默哀告别。
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指挥,就像一只高空中断了线的风筝……船驶至小沙东处,不得动弹,彭雄参谋长已躺在血泊之中。田旅长和张池明主任决定就近涉水登陆。敌艇也被打怕了不敢靠近,用火力封锁上岸的去路。田旅长和陈洛涟等下海后深陷水槽壮烈牺牲,其余人有的中弹牺牲,有的负伤,海面上泛起殷红的血水。在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的帮助下,上岸的同志午夜12点钟左右到达115师独立团团部。彭雄同志虽经抢救,但终因流血过多停止了呼吸,时年29岁。
当夜1点多钟,上岸的同志到达115师师部,罗荣桓政委亲自接待,并组织独立团立即打捞海战中的阵亡将士。
--
FROM 11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