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还是在于陈独秀对革命性质的认识上,对农民的态度只是表象。而关于民主革命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毛的认识是领先其他人的,直至最后贡献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比如周恩来写的《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就提到了下边这段,有意思的是斯大林最后的谈话才让他“懂了”
https://wenku.baidu.com/view/6f3a29a4f524ccbff1218421.html
可是在“六大”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什么叫革命性质?革命性质是以什么来决定的?这些在当时都是问题。后来才知道:应以革命任务来决定革命性质,而不是以革命动力来决定革命性质,这个问题还是一个新的问题。
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提出过。中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是又要反对资产阶级,这在当时就成为很难理解的问题,虽然俄国一九五年的革命就是这样的,但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在今天看来是很幼稚的问题,但在当时却是严重问题。共产国际第九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的精神刚传到中国,我们都去出席“六大”。开会之前,斯大林同志找我们谈话。他主要谈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革命的性质,一个是革命的高潮与低潮。他指出,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不断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并以俄国的二月革命为例说明。这样,我们才懂了。“六大”前,中国党是不懂这个问题的。
【 在 bhima (心烦意乱)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真正农民运动起来后他就被吓退了,后来太祖搞土地革命的时候他更是直接称之为是土匪。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