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吧
前期还可以这么说
48年以后,双方的陆军的基层部队装备力量对比基本倒过来了,至少也是差不多了
我们现在一直在宣传小米加步枪,这个策略是对的,从唱起来将,的确是以弱胜强。但是在三大战役、战略反攻阶段,很多时候,我共的炮兵、机枪、炮击跑等装备,都不比蒋军差了。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时候,还不行。到打锦州、塔山狙击的时候,如果没有空军海军,只说陆军,其实已经是我共超过蒋军了,至少是同等了。
塔山时候,4纵的装备已经到了1000挺机枪,4纵的炮队比对面54军的炮多一倍。这都是朱瑞和东北军工的宫濑。
还有就是后勤。我共运动,后勤很多是交给当地和沿路基层组织的,部队基本不为这些事情发愁。沿途全都组织起来了,吃喝睡什么都有。这都是东北土改的功劳。蒋军呢?全都得自己干,根本没法比。
蒋就是一个士官的水平,只看的到战术,根本看不到战略。蒋军的这些一级上将、将军们,也都是得过且过,都是混日子,没有理想和信仰的。
【 在 chinese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军炮多、重武器多,火力猛,后勤依赖更大;
: 共军重武器少、轻武器多,早期好多武装只拿着大刀和梭镖,所以共军当然希望在运动中贴上去和国军搅在一起打肉搏战,共军有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比较不怕死,国军(除了精锐中央军)则要差不少。
国军要发扬自己火力优势,最好的方法是以守代攻,扎硬寨、打呆仗,用堡垒步步推进,充分用火力优势消耗共军的人员士气优势。
--
FROM 123.11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