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需要个人财产,苏联特供制度包括什么:
1)宅第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少则花几十万卢布,多则糜费上百万卢布;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避署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2)特供权。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享受质优价廉的、普通公民望洋兴叹的种种主副食和其他商品。(3)特教权。高级官员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的制度。高级军官的儿子则直接送军事院校培养。(4)特继权。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几乎可以免费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用。(5)特卫权。花在高级领导人身上的费用,达到无法核算的程度。为维护他们的生活、别墅和私人住宅中的服务人员、警卫人员,每年开支达数百万卢布,甚至达到几千万卢布。(6)特支权。位居金字塔顶峰的官员还在国家银行有可以不受限制随意提取款项的户头。
斯大林时代特权制度登峰造极的表现就是被称作‘斯大林钱袋 ’的附加工资制度。一般装在信封中,秘密地给予各级官员,每月金额一般根据职务从几百卢布到几万卢布之间。领取‘信封’的人根据规定必须严守秘密,透露消息者是要遭到严厉处罚的。扣除通货膨胀及币制因素,斯大林时代一个部长每月的‘信封’大约为 2000新卢布(约合3500美元),考虑到斯大林时代苏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700美元,斯大林的干部们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收入会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对比。 ”
【 在 shcjgf 的大作中提到: 】
: 赫鲁晓夫在克里米亚打猎一次,就作为世纪罪行载人史册。而州党委书记典型的狂饮也只不过是他在浴池洗澡后喝了一瓶白兰地而已,当莫洛托夫1986年去世时,他的全部财产只相当于500卢布——-仅够安葬的〈在这之前他捐给切尔诺贝利基金会!00卢布)。甚至被改革年代的宣传罩上世纪大窃贼光环的勃列日涅夫,留下的遗产,据后来查明,也仅是几辆旧的外国车而己—一这位前苏联帝国的领导人曾有过这种嗜好,喜欢开好车。
--
修改:AutumnNight FROM 120.245.68.*
FROM 120.2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