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原话:“而煤油价格的再次飙升,也终于压垮了中国老百姓那为数不多的消费能力。要知道在1930年代虽然收入有所上涨,但大城市普通职员工资也不过是15-20元。这0.6元一斤的煤油灯,真的是舍不得多点。而在中国内地的广大农村地区,这洋油价格老百姓们更是消费不起,只能再次找出尘封已久的旧油盏,重新点上了用了几千年的茶油麻油豆油。”
文章的原话也提到能恢复以前的菜油灯。
要是说像上海广州这种大城市的菜油灯行业打垮了,还算有一点可能。其实我也太不相信,因为菜油本来就不是专为油灯使用,要是说灯芯买不到,也许有可能,但是灯心草这种东西中药店都有售,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被打败的工厂,原始的东西恢复起来会很迅速。菜油灯本来就没有什么行业。
煤油灯就很暗了,估计菜油灯只有一丝丝亮光。所以很多人硬着头皮用煤油灯,还是贪图煤油灯的亮与方便。作者认为“内地老百姓灯都点不起”并归罪于洋人的低价倾销,就有些春秋笔法了。
其实我本来是怼3楼的,因为他偷换概念并用不恰当的例子。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地方不产油菜吧
: 估计得有乡下那种货郎带来卖
: 如果大家都不用菜油点灯,那自然没人来运输 贩卖这种东西了
--
FROM 58.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