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解点史料。
淮海战役前,国军是要反攻济南的,见杜聿明回忆。
淮海战役中,有徐东阻击战,有潘塘之战。
淮海战役,孙元良兵团和黄维兵团都是向徐州靠拢的。
那门子不敢打,只想跑。
杜聿明制定撤退计划,也是和老蒋说过,要么速走,要么坚守徐州。
哪门子不敢守。
豫东之战后,山东兵团加入外线,外加苏北兵团北归。
华野外线兵力从16万变成34万,自然不一样了。
和豫东之战无关,豫东之战打亏了。
打完豫东之战,老蒋猛烈提拔黄百韬,从一个整编师长,变成6个军的兵团司令。
【 在 zhaozhao1982 (zhaozhao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国军的高级将领和老蒋一直想的都是跑路呢,而不是坚守徐州或者在与tg决战呢?毕竟那时候国军的主力都还在,人数也占优,实力并不弱。可是杜聿明、刘总、老蒋等一直想的是跑路,结果被直接围在坚固的城池之外,打起野战,分别歼灭,如果坚守徐州、海州等地,然后从
: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豫东战役被粟大将打怕了,导致即使三大主力健在也不敢和共军决战了,甚至连守都不敢守了,要知道就在三个月之前,国军还敢撵着共军跑呢?而且,豫东战役,国军主力也敢和tg决战,但是豫东战役之后,立马下的不敢决战了,连守城都 不敢了。
: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辽沈战役的失败,也是怕的一个原因。
: ...................
--
FROM 139.15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