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师是从晋西北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冀中的,部队还没顾上休息,而且对地形、环境很不熟悉,贺龙同志就在军政委员会上主动建议:当前主要的作战任务由一二○师来担当,让冀中部队多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整训。由于冀中部队是刚建立起来的,当时党员很少,大部分的连队还没有建立党的组织,政治工作比较薄弱。贺龙同志针对这一情况,立即从一二○师抽了不少党员干部给冀中部队,并多次叮嘱我们要注意发展党员,培养干部。为了提高冀中部队的作战能力,贺龙同志还让一二○师的每个团都带上冀中部队的一个团,在战场上一块冲杀,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贺龙同志和一二○师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起了重大作用。概括起来,至少有这样三点:第一,带领冀中部队打仗。像齐会战斗,一二○师教我们怎样打大仗,我们配合作战。第二,给冀中留下不少优秀的红军老干部,像常德善、吴西、肖新槐、郭陆顺等同志。第三,带作风。老红军的优良作风对冀中部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冀中部队大都是由旧军队和农民部队改编而成的,部队中存在着极端民主化和绝对平均主义的倾向。一二○师来了以后,帮助我们逐步克服了这些缺点。我们也向红军老大哥学到了关于军民关系、官兵关系等方面的好作风。
同时,由于我们老干部少,底子差,就将自己顾不上和消化不了的部队都拨给一二○师改造、训练。一二○师是红军老部队,领导和干部队伍强。像高士一部,魏大光的部队,张仲翰的津南自卫军,还有姜东升的部队,都拨归一二○师建制带走了。这样,既扩大了一二○师的部队,也减轻了冀中军区整编部队的负担。
在一二○师扩军问题上,我和程子华、黄敬思想一致,要大力支持。在这方面,黄敬同志还是很大方的,都是挑那些最好的,出身好、身体棒的青年送到队伍上去。贺龙同志也是爱“才”如命,他点名要冀中的两个县长,刘卓甫和田子晋。另外,他们还要了一些男女青年知识分子干部,我们都选择优秀分子给他们了。一二○师离开冀中的时候,已由来时六千四百多人,发展到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扩大了两倍多。
我们冀中几个领导同志深深感到,冀中部队能够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能够经受住一九四二年日军发动的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最后能为党保存下几万人的战斗部队,这是与贺龙、关向应同志的亲自指导,和一二○师部队的传、帮、带分不开的。
【 在 hidenfly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应该看看吕正操回忆录。
--
修改:bhima FROM 110.186.70.*
FROM 110.1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