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段记载我其实是有疑问的。
根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其中引用《山阳公载记》:“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从字面意思看,是道路泥泞难走,就让老弱病残用草把路填平,令人马得以通过。但为什么修路的羸兵会“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呢?
道路因泥泞而阻塞,正常逻辑是就地取材修好路保障大军通过就是了,没必要令人马践踏老弱病残致死。这一记载太过简单,也不符合常识。怀疑作者可能就没弄清楚当时的情况,或者故意栽赃诬陷曹公,未必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本也会有,我记得高中语文,有一节文言文讲赤壁之战的,曹操败退,让羸弱的士兵铺路,把他们累的爬不起来,再踩踏过去,路铺好了,顺利逃跑了,也解决了拖后腿的。
:
--
FROM 120.24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