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报刊舆论,在那个时代,这些报刊是可能主导清政府的很多信息来源的。
刘增合老师是晚清财政史研究专家,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参考他的著作。他有篇论文《“舆论干政”:<申报>与同光之际的西征新疆举债》,就仔细对比了《申报》等英资报纸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山西巡抚鲍源深、刑部尚书崇实等清政府高官的奏折。发现这些高官“放弃”新疆的奏疏大量抄袭了《申报》等英资报纸的社论。像李鸿章就索性在奏疏中宣称:自己就是屡屡参考“外国新闻纸”和“西路探报”的。
除去借款以外,《申报》等英资报纸也非常善于在战况上大做文章,比如刘锦棠率领的西征清军行动稍有迟缓,这些报纸就开始造谣生事,宣称清军无力收复新疆,与其劳民伤财,还不如就此罢兵。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等封疆大吏就是依据这些报刊资料,上奏朝廷要求放弃新疆。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有多大影响?给塞防的钱少了?还是给塞防的枪支兵勇少了?
:
:
--
FROM 59.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