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过于仁慈反而以后死人更多
其实陈毅的主要问题是没在基层干过,也不是军校出身
他出身比较好,家里支持读书留洋,初入军队就是南昌起义团级干部,百度上说是团的政治指导员,其实就是团的党代表,后来做军事主官,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他是个帅才,也就是统领将领,搞后勤,搞外交,镇住第三方,稳定政治局势,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细节上的军事指挥似乎有点糙。
之前带着粟裕,打的很好,因为他只要管大略,粟裕做军事指挥,挺好的。后来出问题其实是在小姚身上,小姚上位以后,我觉得陈毅有点赌气的意思,一定要证明自己指挥也行,结果亏了很多。不过他很豁达,泗县惨败之后也就认了,以后再没出过大错,甚至小错都没有过,因为他把指挥的细节交给其他人了。
打仗打得好的我国军队那些创始人,都是从基层上来的,要么干过大头兵,要么军校或者讲武堂出来,从排长干起的
太祖,都是干过湘军里的大头兵的
【 在 sunwai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仁慈的人,是做不了战争的指挥官的。
: 认识一个大姐,老爸作为军官参加过孟良崮战役。
: 她说,老爸提起孟良崮战役,原话是:“战死就是解脱了”。
: ...................
--
FROM 10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