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这个?
https://www.cqcb.com/wenshi2/dalishi/2021-10-23/4545040_pc.html
猪鬃
在安立德调查的16项大宗出口商品中,做刷子的猪鬃排在了第一,中国每年出口猪鬃4000余吨,价值600万元。
以长、粗、坚、洁四项评价猪鬃,品质好价钱也高,以白鬃为最佳。
一头猪出鬃约为1.3磅(约0.58千克)。加工鬃毛先将其扎成一把,水中浸数日去污,再按长短分开,捆扎成1.5寸粗小把,阳光下晒干。整理猪鬃的都是女工,每天工资洋五、六分。猪鬃出售以担论价,每担(133磅余,约60余千克)从最低价二十两(银),到最高三百两。猪鬃的收购季,从11月到次年的4月,热天猪鬃柔软不宜采用。
猪鬃主要产地在苏北,东北和山东嗣后也有猪鬃出口,猪鬃装箱出口,每箱一担,出口猪鬃主要口岸在天津、武汉和重庆,大宗猪鬃主要输往美英法。安立德认为,完全可以在中国制造鬃刷,可惜还没人提倡。那些不能清理的乱猪鬃,可以用于填充垫褥,上海每季输出约2000~3000吨。
牛肉
安立德调查,我国东北有牛40万头,还有是从西部和中部,驱赶到山东,然后再运往海外。一战之前,从山东出口,每年约75000头。又,山东输出牛肉,一年约3000万磅,菲律宾美军吃的牛肉也都是来自我国的山东。安立德报告中国牛肉出口前景:
……西南和川西养牛甚多,福建南部也适宜养牛,内蒙和满洲更是畜牧的好地方。但在农耕的地方,人们只养耕牛,很少饮牛乳,也不习惯食牛肉。此外,中国人还缺乏防治牛瘟的方法,这些都妨碍了中国养牛的发展。
东北出口狗皮
安立德报告:
1916年(民国五年)中国出口狗皮85.5万张,狗皮可以做床褥,也可制皮革。
……狗毛很厚,黑色居多,也有灰黄相杂者,以白色最贵。八张狗皮可缝制一件袍子,8个月大的狗剥皮最佳。出口的狗皮产自东北西南和内蒙的东部,为应对寒冷的气候,东北的狗狗长着浓密的长毛。
安氏报告称那里豢养的狗数量千万,每家最少养狗20只,多的有数百头。
鸡蛋
百年前西方人特别惦记,中国农家老妪攒在篮子里的鸡蛋。1917年,《觉醒年代》里陈独秀的儿子们在贝当路(衡山路)学法语,去仓库扛包当苦力时,扛的说不定就有中国出口欧美的蛋制品。安氏报告,那一年中国出口的藏蛋(此处的藏蛋特指:咸蛋或皮蛋)和鲜蛋总计247400000颗(比较1915~1916年,蛋的出口已经减少了1亿枚)。此外冻蛋输出500万磅(约2268吨),蛋白蛋黄5500万磅(约25000吨)(中国有工厂生产干蛋白蛋黄,每担银价100两)。1917年总计出口蛋类1400万元。安立德说,二十年前(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山东鸡蛋2分钱可买7枚,今天(1917年)大概1分钱1枚,但在山西还可以买到1分钱4枚的鸡蛋。
安立德评价:
中国人十分之六七为农夫。实则只可称之曰田园人。非纯粹之农夫。试观一农家之屋中。只見雏鸡数羽而已。中国孵鸡之法最多。北方用坑。南方用热糠。老年男女。亦能就人身之热以孵。鸭蛋则置泥中。曝之于日。说中国有藏蛋之法。用盐泥糠涂抹其面。藏土罐中。可支持数年不坏。亦有用石灰一法。蛋白坚硬。转成黑色。永久不坏(即皮蛋)。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1919年,时任美国驻华商务参赞安立德( julean Arnold )统计了当时中国出口欧美的16种大宗物品,分别为猪鬃、贝壳、牛肉、狗皮、鸡蛋、鱼类、羽毛、野禽、野兽、人头发、火腿、皮革、兽角、马匹、小肠、象牙。
--
修改:hotpear FROM 101.241.3.*
FROM 10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