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不在于谁当谁的助手,
而是哪条路线正确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宁都会议时周虽然认识到毛的军事才能,
但并没有认识到毛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周本人也是赞同并积极推行“城市道路”的。
在这种本质分歧下,
即便毛当周助手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比如宁都会议前毛率军打下漳州,
可打了大胜仗不仅没有受表彰,反而被批评。
临时中央认为,攻取漳州犯了影响中央关于夺取中心城市“进攻路线”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在 chinese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毕竟当时周党内地位高于毛,毛当周的副手也说得过去。
: 之前朱毛会师,毛的党内地位更高,他也让朱当副手。
: 遵义会议的结果也是毛当周的副手,成立了周毛王军事三人团,周负总责。
: ...................
--
FROM 221.2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