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成功的列出来,那都是成功的战例。同期稀里哗啦的战斗战役:
盐城,遇上两个弱纵队(苏北十一,十二),守不住。
周口,只要两个旅,张国华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和江南回来的李人林中原独立旅。被横扫城镇若干。
归纳下 国军不笨,绝非纯饭桶。战斗中相互升级打法。
47年上半年,国军整编师级别被打的多是立足未稳。比如鲁南的风雪泥泞、莱芜的几万头猪。孟良崮的山地运动站有点特例。
47年中,国军升级打法,整编师级别觉察到危险,占据村落修筑工事。扎下马步、等着抗揍,能抗到增援就成功,抗不到就成仁。
共军不适应,吃瘪。对付一个整编师,大约需要至少六个纵队(攻击阻援各半)才可能解决,但一般凑不起来;国军往往能成功。现实是国军临朐南麻守住,羊山集接近成功。这段时间多少有雨季天气影响;同期南线敌后不下雨的地方,苏北两个纵队、豫皖苏两个旅,攻击城镇若干
然后共军主力升级村落城镇攻坚打法。国军又开始吃瘪。
到48年中豫东,国军表现为兵团级别也不安全,即使交通线附近的主场。那么只有更强兵团猬集才能保安全。
共军继续升级。国军没有升级空间了,在虚假的无比信心扛着。济南战役硬是没敢出发。
到淮海时,窑湾一个纵队对一个军,就能打成全歼。
PS1:黄43年就25军军长了。没有升兵团级是因为那几年国军不常设兵团;48年重新设立兵团就升了。那几年是几百个军师旅级单位由常公总部直接号令;战时需要时,缴总协调指挥或者由主要方面指挥次要方面。
PS2: 碾庄最开始攻坚不好,应归结为先快打立足未稳 Vs 慢打稳妥攻坚的矛盾。先趁着敌修补工事前,打一波没毛病。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麻成功一次。
: 临朐成功一次。
: 帝丘店成功一次。
: ...................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1.*
FROM 117.14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