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大跃进、改开,即便今天也是如此。比如水木的主体人群,难道不是“大比例的农民出身,带有严重的农业社会思想”?
农民在农耕时代是劳动力资源,在工业时代是包袱、累赘。村二代们天天羡慕香港新加坡,人家为什么发展快?两个没有农业人口拖累的寄生性海港城市。日韩台湾倒是有农民,但是绝对数量少多了,西方随便给点什么服务业、工业做做,就能消化,自己努力点很容易就起来。
1949年中国四万万五千万里农民差不多得有四万万,所谓利用农业的剪刀差来发展工业,其实是废物利用,否则没有这么多农民就直接从苏联引进大规模工业化的种植耕地技术,早起来了。
农民这个大累赘,直到今天都不能摆脱,经济问题解决了,思想文化意识上的落后解决起来更困难,文明发展始终受制于这部分人。
当然了,没有这么多农民也就不叫中国了。由此更看出中共顶层设计的先进,中国人能过上今天的日子绝不是一个必然。
比如去美国的美华,就体现了没有中共领导、中国农民的真实水平:被印度人按在地上摩擦。
【 在 luoxiaoyi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识阶级也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国旧社会是前资本主义的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只有在大跃进之后到改开前这一段历史时期才建设成了有规模的工业社会,但是总人口还有大比例的农民,新工人与新知识分子也是大比例的农民出身,带有严重的农业社会思想。
--
FROM 139.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