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历史文化中去寻找。 在中国古代,打仗是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死后名。现代,则是“为人民而死,则重于泰山”的思想教育。 打工是为了啥?为资本家,为了区区阿堵物?为钱而死,是历来为中国人所鄙夷的。
【 在 weixiao135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帝没这个气质,也不输。小日本有这个气质,也不赢。美帝那意思,是投降了,俘虏了,后面活着回去开农场,从卫国战斗员变成祖国建设者,人家还特骄傲,特受尊重,他们不担心战争结束后政治审查。是真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可日本不同,要搞玉石俱焚,要不然原子弹吓唬他,还要再打,还要战斗到血流尽。这可以说是人家的民族精神,但确实影响人民利益,影响民族发展,嘴硬不认输,百害而无一利。
: 日本有天皇,人家忠于天皇,单兵勇于牺牲。咱们是人民当家做主,没有神仙皇帝,宁死不屈是为个啥?现代战争的输赢,也不在你这宁死不屈上头啊,真不屈的话,好好建设国家多好。如果再打仗,我们肯定还有宁死不屈的楷模,可你要说这是民族精神,我又不信,和平时,打工的也没见玩命干活的精神,咋打仗时,你死我活时,相互伤害时,却表现出来了?
: ...................
--
FROM 11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