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理解就好了。
许和尚眼睛盯着济南。所以重心靠北。
S眼睛盯着5军。
共军3个战略方向。
1.许和尚内线作战,解放山东。
当时战略重点依次是:山东,济南,兖州,帮助S.
2.中野经略华中。
当时战略重点依次是:休整,襄樊,帮助S.
3.S打5军。
中央5月份的指示,是各战区做战略配合,不做战役配合。
S用6个纵队(华野5个纵队+中野11纵)包打5军。
所以许和尚也好,中野也好,都准备捎带帮一下S.
没想到豫东2阶段搞成那个样子,需要战役强力配合。
自然原先的部署有点跟不上。
如果,把3个战略集团的部署,看成为围绕豫东战役部署。那自然觉得不完美。
实际上,并不是。
而且,直到6月25日,才定下来,打区。
即使打区,也没想到后来打黄,和打成那个样子。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许之前排兵有问题,排的太靠北,南线只有一个纵队在兖州附近。攻兖州和攻黄不能兼顾。
: 如果有再稍多点部队能调到南线,攻击兖州同时,有兵力和黄形成接战状态(具体策略正面接触,侧面迂回都行),以国军不擅长撤出的惯例,接战之后不可能迅速地顺利走了。西兵团和西柏坡大概按这个估计得,后续只要
: 接战状态拖住两三天,那边打完了。这边慢慢收拾兖州济宁汶上等点和黄的野战兵团。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