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重点考察82、83年,是因为82年一号文件给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了调,之后才是全国推广。所以在同等生产力水平下评估包产到户对生产有没有作用,有多大作用,主要应当看这几年。在相同经营体制下长期的增长,则主要是水、肥、种、农机、天气等其他因素了。我前边列65-76,说明不了包产到户比公社强,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增长率的基准值(非经营体制因素下)。82、83年的增长明显突破了这个基准,排除其他各种可能导致变化的因素,就只剩下包产到户这一个因素了。
如果有别的因素构成主要影响,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模型,简单的线性估算一样能看出作用来。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别的因素,要主元分析,要拟合,要确定模型。
: 要写程序算(其实run深度学习也行)
: 总是拿不出大块时间来。
: ...................
--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