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补充一些细节。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4901393
1957年4月末,周恩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电影工作者座谈会上忽然向组织者发问:“赵清阁怎么没有来?”主事者忙解释:“今天是星期日来不及通知。”当时,赵清阁不过是上影厂的一个普通编剧,一个大国的PM如此惦念,恐怕仅仅从武汉和重庆时建立的所谓工作友谊角度来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而且,周恩来1958年再次莅临上海召开文艺界座谈会,一见到赵清阁就热情握手问:“近来身体好吗?”赵清阁答:“还是不好。”周恩来关切地叮嘱:“要多多注意健康,努力创作,有什么问题,写信给我。”不仅如此,1979年邓颖超曾盛情邀约赴京参会的赵清阁到住所长谈,还告诉她周恩来在病中非常挂念着她。“文革”后,邓颖超亲自指示上海市委关心三位老人:贺子珍、沈粹缜和赵清阁。前两位享受特殊待遇很好理解,一位是领袖的前妻,一位是红顶书商邹韬奋的夫人,而本已退休又于无产阶级革命没有什么明显功绩的赵清阁,凭什么要享受政府的特权照顾呢?而且,赵清阁晚年生日时常收到邓颖超赠送的花篮,1989年癌症手术后,邓颖超寄去录音带慰问说:“你手术经过的每个关键我都知道,当时恨不能在手术室外等着你。”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享有的政治待遇。
关于赵清阁1984年加入共产党一事,她本人曾对洪钤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过去(他们)一直不信任我,现在我成了他们中一员,也算是给自己‘正’了名。”
邓颖超在1985年7月26日写给已入党赵清阁的信中何以说:“我应该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喜悦、快慰的心情欢迎你一个久经考验的女作家成为我们党的队伍中的一员。”
【 在 Sabe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舍与胡絜青1930年结婚,结婚后的第七年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老舍独自一个人来到武汉参加革命工作。在武汉的工作期间,老舍与他的工作助手赵清阁相遇,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就日久生情,不久俩人就过分了,就开始同居,但是老舍性格也是摇摆不定,一边想着原来的家庭,一边还深爱着赵清阁。
:
: 胡絜青
: ...................
--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