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表达,又想隐晦自己不想表达一些东西,只能这样了,再说中国过去存在大批能接受这类说辞的受众,用一些鸡汤手段把这些疑点带过去,不过放到今天可能会有一些人提出质疑,所以这类隐晦的内容,以后越来越不好写了。
其实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大批能接受这种说辞的受众,搞批条这类事才会频繁发生,伴随着老百姓认知的缓慢提高,就得换更聪明更隐秘的办法了,社会也算进步了。
【 在 xf329 的大作中提到: 】
: 绝对是人才,那么多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 贩卖黄金能搞到批条也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强
: 感动?感动就给批条了?王石第一桶金的批条也是感动过来的吧?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