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土豆、红薯、玉米、棉花的推广明末关内人口才过亿,到清末人口达到4亿,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耕地开始紧张,在这之前2000多年汉人都不去苦寒之地。战乱和XX矛盾使破产农民不得不闯关东走西口。同时科技进步使农耕民族在东北生活成为可能。东北那边不能种麦、稻、粟、红薯等汉人的主要作物,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主食是玉米和高粱这种耐寒耐旱作物,后来种子改良了,水充足的地方逐渐才可以种水稻,辽南可以种春小麦。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如何解释柳条边取消后,持续近100年的闯关东,以及今天东北的1亿人口呢。
: 所以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山东、河北、河南过去有大量人民,饭都吃不饱,没有地种。
: 明明当时条件,东北可以开垦的。满清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就不让人民去开垦。历史上,中国人为了躲避饥荒、生存,曾有大量流民迁徙,怎么会不愿意去边疆?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
: ...................
--
FROM 112.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