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就是务实的做法。在社会矛盾并未激化的情况下,当前绝大多数问题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同时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与美国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形成合力,即便是要打扫干净庭院,参考抗美援朝的做法,那也是镇反,尘埃落定之后才是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个策略问题。更何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营经济仍然不可或缺,只要保证党的领导权就不会有问题。这两年阿里、滴滴的事件,有人看到的是资本的问题,我看到的是党在绝对权威下仍然坚持了程序正义。
之前你提到上世纪90年代,我不提不代表我没有经历。我父母都是三线建设者,有一件小事就是在企业的时候(80年代初),每年夏天都能吃上单位发的冰棍,而随着父亲80年代中期调入机关收入下降,就再也没有这种好事了,两三年也吃不上一次,零花钱一分没有,所以我现在还时不时买点小时候上学路上经过时看到但从来没吃过的零食。但是我后来看到80年代初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并不觉得在那个时候企业的这种福利就理所应当。
到后来军转民、国企改制的时候,也是耳闻目睹了许多乱象,一度我也产生了很多疑惑。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才深切认识到市场激励和竞争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机制是可以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产出的,奖勤罚懒是基本要求,而管理者的水平和审计监管的力度对企业经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好的管理者是市场检验出来的,审计监管的成本是只覆盖重点企业才能承受的。所以回头看8、90年代,我会认为虽然具体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抓大放小的改革是绝对必要的。
在党有充分领导力的当前形势下,在体制内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和良性的中央-地方博弈机制,是最有效的问题解决手段。当前国内最需要关心的还是底层人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所以我会支持基层党建覆盖面扩大这一举措。
【 在 Ray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论坛不讲实的可以理解,讲这种虚的有意思吗。理论上的辩论和上世纪的历史,没有那么的敏感,一般最多也就涉嫌寻衅滋事,本站站友不会在这面前都不敢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吧。
: :
--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