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偷换概念得很离谱。
1、援建和雇佣、购买关系进行混同。
苏联的一五期间是雇佣欧美人员,并购买了欧美设备,不是援建,能购买成功跟苏联一五期间正值欧美经济大萧条时期(1929-1933)有巨大关系,换个时间窗口估计就没希望了。
2、把二战后的租借法案时期和苏联起步的一五时期混在一起。
美国的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始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但实质的大规模实施是1942年日本偷袭美国后开始的,支持力度空前,但一方面这跟苏联起步的一五计划(1928-1933)时间差得远了,另一方面,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支持苏联,也是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如果苏联被德国击败,那美国估计要同时面对占据了整个欧洲的德国+日本了,二战的最终胜负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其实不复杂,对几个时间点有概念的都能明白,但知乎上却存在大量这类偷换概念的文章,并且是系统性,细思恐极。
【 在 skysi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与中国相比,苏联工业化的道路为什么顺利得多?
: 关注问题写回答
: Canicularis
: ...................
--
修改:withintempt FROM 219.130.186.*
FROM 219.1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