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肃反斗争(1930年上半年—1931年下半年)
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为了巩固中央根据地后方,准备更有力地迎击敌人,赣西南党的组织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曾根据中共中央多次关于清除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富农和“AB团”等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于1930年上半年在赣西南地区的党和政府中开始进行肃清反革命分子的斗争。这场斗争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清除了一些反对革命的地主、富农分子,但也错杀了许多被误认为“AB团”成员的同志。AB团的名字来自英文“反布尔什维克”(Anti—Bolshevik)的缩写,全称为“AB反赤团”,它是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江西成立的反革命组织。1930年12月,总前委根据一些人在逼供下的假口供,派人前往江西省行委所在地吉安县富田村,抓捕“AB团”嫌疑分子。由于抓捕的“AB团”嫌疑分子多是红二十军的人,而且部分被抓干部又很快被处决。红二十军少数领导人对这种做法抱有极大的怀疑和不满,眼看自己也将被错定为反革命并遭受逮捕,乃于12月12日带领部队到富田,包围当地苏维埃政府,释放被错捕的近百名同志,提出分裂红一方面军领导的错误口号,并将全军拉往赣江以西地区。这就是富田事变。以项英为代理书记的苏区中央局,一方面指出发动富田事变是严重错误的;另一方面采取解决党内矛盾的方法,动员红二十军回到赣江以东。但是,在1931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后,负责处理此事的领导机关更加错误地认定富田事变是“AB团”所进行的“反革命行动”,逮捕并杀害了红二十军大部分排以上干部,使本来正在得到纠正的肃反严重扩大化错误又发展起来。随后,还在闽西开展了反对“社会民主党”的斗争,处决了许多被误认为“社会民主党”成员的同志。肃清“AB团”和“社会民主党”的斗争,是严重臆测和逼供信的产物,混淆了敌我,造成许多冤案、假案、错案,教训是非常深刻的。193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发出反对肃反中的“简单化”和“扩大化”的指示,使肃反扩大化的趋势一度有所抑制。这场肃反斗争,不仅在中央根据地进行,在鄂豫皖、湘鄂西及其他根据地也分别展开。各根据地的肃反情况虽有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犯有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伤害。这种错误的发生,是同当时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指导直接相关的。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 在 ZNZP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讲讲前因后果
: 最后结局怎么样?
--
FROM 114.2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