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尽量就用一个名字通用于各种场合。讲究亲近群众,主要是为了容易明白,服务群众和知识水平低的同志。另外,穷人有个像样的名就不错了,不搞特殊化。
多是用名,少数用字,少数用化名为主。用字为主的不多,刘伯承、沈雁冰是字。用化名太多夏衍乔石陶勇等等。
(少量特例是临时化名和作家笔名,几个名字都在用。前面说到的,作家身份茅盾、早期党员沈雁冰同志。)
国民党那边还是传统的名+字的体系,字为尊称表示尊重。
我党交往时,为了统一战线团结,也迁就对方习惯,部分使用。
例子:郭勋祺被俘后,借电台发报:伯承兄、仲弘兄。这边中原总部译电员缺少相关知识,第一位很明显是刘司令员,第二位仲弘是谁?
延安发给出狱的叶挺电报,初稿叶希夷将军,尊称表示尊重、但还是见外。改成叶挺同志,一下不一样。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0.*
FROM 223.1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