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死了,大家就不会觉得戊戌变法在技术层面的幼稚荒唐了。谭嗣同等六君子以一腔热血,和老佛爷的配合(直接杀了,没有走漫长的程序),直接把戊戌变法和光绪帝提高2个档位。在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历史地位高,跟蒋介石抗日评级。光绪帝不是亡国之君,算是壮志未酬,历史地位比道光、咸丰和同治都高,大清朝的高贵乡公。
六君子的死,还直接推动了东南互保。“此乱命也,不奉诏",里面也有个人情仇在里面。
慨然赴死,是政治斗争失败者最后一张牌。
如果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show hand,all in了,失败就失败了。历史地位不会比左宗棠低。
但他在甲午战争中畏首畏尾,在晚清三名臣里面只能排最后了,无论是曾左李,还是左曾李,他都是老三。架空历史,如果李鸿章亲赴前线指挥,淮军打完了,但是淮系也能把民族大义站住,恢复力量也是很快的。
这就是敏感词说的“只要路线正确,没有人会有人,没有枪会有枪”。这也是郭涛“打下成都吃大米”的失败的地方。北上抗日占有大义名份,顺应民族国家形成的时代潮流。
因此,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后人也不好提他的卖掉新疆西藏这些幼稚政略。敢死,会死,在历史聚光灯打满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死去,历史地位达到岳飞文天祥那一档。
--
修改:lyonsu47 FROM 159.226.89.*
FROM 159.2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