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是棉花。
向北发展军民御寒是重要问题。
棉花出来之前,只有兽类毛皮类的东西;产量相应不高,相应地人口没法很高。而且和游牧比的相对劣势。
棉花改进出来,棉袄棉被这类基于农耕的产品可以廉价大量的装备起来。才养活得起足够多的人,才好向北发展。
到闯关东、走西口逐渐在东北和河套地区积累足够多的人口(军+民),又需要以中原的棉花供应御寒,(刚好棉花又不能在寒冷地区大量种植)这样东北河套和中原彻底被联系起来了。
军民相应琢磨发展生产,发展耐寒作物,改造水利。成为中原王朝有收益的一块地方;再发展更远的地方。
明王朝开发辽宁刚有个雏形,被后金崛起打断了。
只是清王朝先天体质因素,没有及时继续这个进程。
然后就沙俄过来了。
【 在 mbug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古代地缘战略的一个大遗憾,就是从南向北扩张无法坚持长久。
: 中国没有发现和坚持,先向东北,然后再往西征服和扩张。
: 历史上同纬度扩张容易,跨纬度扩张难。
: ...................
--
修改:zea FROM 222.65.219.*
FROM 222.6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