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军史的说法是磁性战术是小部队的袭扰战术,主要是运动战时期的相对平静稳定阶段。
美军不大不小的战斗单位,利用机动和火力优势,对我方袭扰。既不是完全贴上的激烈作战,也不是完全脱离。我方即无法集中数倍兵力穿插围歼,也不能从容补给。需要时时防备,空耗精力和弹药而无战果。可以理解为大一号的麻雀战。
如果是指在我军大举进攻时,主动全线做后撤,一周后反攻;仔细想想,也就用一两次。你不是预判我礼拜攻势吗;下次我打三四天不打了,构筑工事固守坐收实地;尚有一半战力防备你反攻。
【 在 xy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就是志愿军攻的时候先大踏步撤退但保持接触,等志愿军赶到天又亮了没法攻,一个礼拜后等志愿军攻击基本结束全面反攻,第四次战役霉菌反攻还小心翼翼一路平推,第五次战役就全面大胆穿插包饺子了
: :需要先澄清一下这里说的"磁性战术"的定义。网上对此的理解往往有较大差异。
--
FROM 180.1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