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迅速扩增到一百万。
第一步到47年中,到了大概四十多万(含冀热辽等地区划过来)。
包括:
苏控仓库,
日军散落,
大队长通过秀水河子战役等,亲自送来的一小部分。
还有一部分座山雕们的。(包括先遣图上的,大概能算大队长间接运过来的)。
另外还有收集破损的,拼凑零件修复。
此时兵力基本相等。度过了混乱被动的阶段,走向正确道路。
后续,东北国军数量基本不变(被灭和整补相当)、质量下降,我军数量质量都继续增长。
第二步,大队长的不懈努力下,到48年中,我军七八十万。已经具有较大优势。
第三步,辽沈长春最后努力一把,人头装备一起送,百万大军齐了;还提升了质量。
--
修改:zea FROM 180.165.157.*
FROM 180.16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