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刘汝明守蚌埠守备没问题。
李延年兵团部是原驻连云港的绥靖区司令部,光杆司令通过车运到蚌埠没基本部队。(原部队一部分八月份空运济南、有些已经变成解放战士在进攻的路上了;一部分留在连云港,转隶黄百韬兵团。等他们是黄兵团延迟西撤的原因之一)
开始时需要刘汝明为主,守备蚌埠和津浦南段。
后来船运浦口的几个军过来,李延年凑起来几个军成为兵团。兵力才有富余。
刘主将计划宿县向北守备徐州,李刘往北接防,就连上了。
国军一向不擅长交接,宿县有一阵空虚的空当,被抓住了。
(从光杆司令部逐渐增加到四个军的过程,并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而且李兵团部队很大一部分是辽沈战役从营口船运逃出来的部队,战力战意都不足,加上不是李司令的基本部队,指挥也不那么顺畅。)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讨论守徐州的背景是贾汪起义,4绥靖区门口洞开,以为华野主力要进攻徐州。黄是10日才决定在碾庄不走了,因为有工事,走也未必走的脱,野战被歼更惨。11日才被完全包围。
: 守徐州和确保宿县不冲突,目标不冲突,也不能解释实操。10日,也没有理由让后一两天才抵达宿县的16兵团开赴徐州。着急让16兵团开赴徐州是11日夜。这也没有必要性,刘汝明部还在徐州,晚几天去蚌埠不一样?刘部是弱些,但2兵团,13兵团都转进正常,就在徐州周围,自保足矣。7兵团陷入绝境还有时间,等12兵团靠近了在再调16兵团到徐州,完全有时间在20日以前倾巢而出打通碾庄梭哈一把。确保徐蚌之间铁路畅通,一个兵可以当俩用。
: 我军这边,早早就下定决心切断宿县了,16兵团两个军从蒙城启程去宿县也没有动摇,要中野准备全力歼灭16兵团于宿县,为此已经放弃了前面牵制2兵团的任务了。真要如此发展,16兵团和原驻宿县部队,是那么好解决的么?全力围歼16兵团于宿县,岂不是更无法分身阻滞12兵团了么?12兵团全机械化,畅通无阻,岂不是更快打到宿县外围?那咋办?不用徐州出手,俩兵团即便不能击破中野,迫使中野撤围应该可以想见吧?也算是牵制了两个兵团为华野主力歼敌创造条件呢。
: ...................
--
修改:zea FROM 119.78.67.*
FROM 223.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