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去还能置办产业的人是极少数人,大多数资本家地主没有那个经济实力
当时的大城市聚集了不少逃亡地主。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仅限于逃离家乡,多数是没有逃往国外的财力。
《潜伏》里面的王占金讲述的就是那种地主。到了大城市还要做小生意才能活下去
逃往国外的风险很大,并且是不可控的。陌生的人文、语言、法律环境,缺少人脉。在出国的路上也不安全,尤其携带大量财物的,更不安全。
高层的有些人很早就有海外关系,亲属很早就出国置办产业。这些人出国的风险才能算可控。
别以为民国很富裕。高层的那些人富裕。中低层都很惨。中小地主们也没有那么多钱,资助子女上个中学可以。上大学就难了,所以那个时代不要学费的师范是很多人的首选。
【 在 un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何必冒不可控的风险?30年后做爱国华侨贡献祖国不好吗?
:
:
--
FROM 114.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