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每次跟身边的朋友谈起摩托车,最后
re
【 在 bnwbear (黑白毛色的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动脑想想就知道为啥,
: 有人骑摩托专门干本身就危险的动作,
: 比如说跑山、飙车、炫技,
: 而买开四轮的这种事情就少,开着四轮去干这种事一样危险,
--
FROM 223.104.39.*
规矩骑车,佩戴护具,主动避险
还是会安全多了
--
FROM 36.110.10.*
你看看你这话说的,这不是讨论问题吗,咋叫抬杠,那些不说问题而言他才是抬杠好不好。有首诗咋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咋认为不影响你的认知,你的认知来自于你的“躬行”。
【 在 xi475043 (高知社群)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准专业抬手抬啥呢
: 人说了,出事儿的都是意识没上去,跟什么交通工具没关系。
: 你不同意?那你想想,坦克尼克贼拉大,不也沉了?为啥沉了?因为没看见冰?为啥没看见,因为安全意识不够啊!
: 所以,只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干粮足够,抱个贼大的木板漂和坐邮轮环游世界,安全都一样的,还便宜。
--
FROM 223.104.39.*
危险是相对的,我开车追尾了2次,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因为汽车安全所以高速照着120-150开,因为摩托不安全、高速100 80 保持各种距离并且专注度更高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都会经意或不经意地在最后带上一句:就是太危险。这观念似乎都已经深入骨髓里了。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24.64.23.*
同意,都是很关键的点。
【 在 flynnyi (飞鸟) 的大作中提到: 】
: 规矩骑车,佩戴护具,主动避险
: 还是会安全多了
:
: --
--
FROM 223.104.39.*
不同的车选择不同的方式,这也是一种高水平的策略。
【 在 xigua766 (xigua7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危险是相对的,我开车追尾了2次,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因为汽车安全所以高速照着120-150开,因为摩托不安全、高速100 80 保持各种距离并且专注度更高
: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他们都会经意或不经意地在最后带上一句:就是太危险。这观念似乎都已经深入骨髓里了。
--
FROM 223.104.39.*
你看看,你都不骑摩托车,你就把它“打入死牢”了,我觉得这不公平。
【 在 zhamyu (咿呀呀)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路车流中穿来穿去很危险不是事实?
: 你不认为就不认为吧 与我无关 反正我也不骑摩托
: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不认为“开车时 每次摩托从身边穿过去 都感觉骑手是在用命赶路”这是事实,这只是你的感觉。
--
FROM 223.104.39.*
不骑车的来版面说危险的,是不是得送小黑屋。。
【 在 zhyulily (nsko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你都不骑摩托车,你就把它“打入死牢”了,我觉得这不公平。
--
FROM 123.127.43.*
基本上摔一次就长记性了,比如我,直接飞树上了,就刮破点皮…………
【 在 zhyu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确实是这样,心里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危险就在身边。
--
FROM 221.203.36.*
这么明显的事实如果第一时间有人否认,你再给他拍五吨证据出来也没用。有些人长了个脑子是用来给屁股打工的,这是自然进化出来的固定比例。
【 在 wyrai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根据美国的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2006年的统计数字,每10万辆汽车里,有13.10辆最终会涉及致命的碰撞;但对于摩托车,同等的统计数值却是72.34辆[2]。另一方面,若比较平均行车里数的致命意外比率,摩托车的数值也同样比私家车远远为高,是私家车的35倍[2]。
:
: 在英国,根据其运轮部于2004年的统计数字,若按每亿行车里数的严重意外比率的数字比较,摩托车的意外率是私家车的16倍,单车的两倍[3]。
: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