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蛟龙回来,强烈推荐
1. 量大管饱,140多分钟吧,其实从内容来看,揉了两部片子进去,潜艇戏足够单独成片,特战戏单独成品可能新意不够,但是两个塞在一起确实是超量了,看这种片子会有占到便宜的感觉。
2. 剧情没有太大问题,节奏很快,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剧情太顺,那么短的时间,揉合了多种要素的复杂局面,就直接让特战部队救到了对方的关键人物,把事情很快就理清了。剧情没有大bug,就是感觉太快,但是这也是必然,因为要揉进这么多故事进去,只能如此处理。
闪回红海的镜头和对红海的一些关联,正副队长的历史纠葛,觉得没啥必要,但是电影嘛,一个趋势是搞IP,一个习惯是必须搞些故事所谓的制造矛盾塑造人物,没辙。只能说不影响主体就还好。
3. 最大的亮点是潜艇戏和真真假假,带着科幻色彩的装备戏,开头的个人飞行器,后面潜艇鱼类战(鱼类分了集中),潜艇戏不好拍,历史上成名的潜艇电影就那么几部,U-571,从海底出发我都看过,但很久没看新的潜艇戏了,这一看感觉还是不错的,在国内这也是多少年的空白,本人最支持电影题材创新了,尤其是制造水平还跟的上,没出太大bug的。看着感觉是真好,不管真的假的,搞出那么多花样来。
相比之下,特战戏中规中矩,不是不好,而是它不是纯创新了,为了加难度,给对手上了机器狗,自己反而没有。
4. 演员表演中规中矩,没掉链子。最大的亮点我觉得其实是放在了声纳员,最后击中对方潜艇后的特写,我觉得有点像冠希 ..... 如果这片能火演员,估计是他。
4. 春节档唯一宣发一般,但是敢于点映的,看完理解了,估计导演和出品方自己也很有信心吧。
--
FROM 39.146.14.*
现在社会分层的信息茧房厉害,tfboy显然不是我日常的认知圈子,我的意思是说这部可以让他出圈。
只管以创新和工业化标准看片,票房我没预测啊,
大家各自支持自己的呗,如果大制作工业片真的消亡了,大不了我就不去电影院了
我是在三线老家看的,电影院里都是年轻人,基本坐满了,男生偏多,没看到电影院里有什么孩子
【 在 Ale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声呐员是tfboys的王俊凯,别人说了王俊凯演了很多烂片,这片算对他路子了。看样子你不认识tfboys是干啥的。
: 提前点映是预售拉了,排片非常少。比不上其他4部,比光头强还少。光头强有很稳定的小孩群体,家长到时候必然带着孩子去看。不愁票房。
:
--
FROM 39.146.14.*
所以我们这些粉丝要帮着传播口碑哈
当年红海也不是一开始排片就很多吧
春节档,包括年后的档期,拍片都会跟着口碑调整的,
不会有什么口碑不好的一直占着排片,也不会有口碑好的一直得不到拍片,那影院不是傻了吗
【 在 purpl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部电影春节期间根本没有合适时间的排片。排片又少又差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
FROM 39.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