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觉着哪吒2不适合小孩看
优点是动画不错,打斗场面比较燃,间或有一些小笑点。
问题是:
1推崇的魔童形象是懒散,无赖,冲动,暴躁,容易引起小孩效仿。
2过于“反转”,混淆秩序(仙界-妖魔界),让孩子价值观混乱。演的仙界老大也很龌龊,妖魔也有正义的一面。然后鼓动魔童去推翻这种权威和秩序。感觉暗暗的有利用小孩子的冲动去推翻正常秩序的引导。
3太过于轻视普通老百姓,只突出几个主角。陈塘关多少老百姓说死就死了,没有人为他们惋惜和声张正义。结尾处,魔童和龙王太子,经历了陈塘关的覆灭,母亲的去世,很多人的牺牲后,没有丝毫悲悯,微微一笑,仗剑闯天下去了
哪吒毕竟在我们的神话传说体系中,是一个正义的,善良的,勇敢的形象,潜移默化的让小朋友接受电影里的魔童叛逆形象,不太合适。。
--
修改:outerman FROM 218.69.133.*
FROM 218.69.133.*
表面上好像是上纲上线,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个未谙事实的小孩,年轻容易冲动,看到魔童这样很燃的片子,会下意识的觉着魔童的做派,性格是值得推崇的,正邪并不是表面的样子,反抗秩序才有可能是对的。总之容易价值观混乱。
【 在 str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上纲上线了
:
--
FROM 218.69.133.*
是的,叛逆且冲动。初中高小左右的小孩,最需要的是理性
【 在 icewa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两个孩子都不喜欢哪吒,不过我们只看了哪吒1,第二部坚决不看了,说不喜欢哪吒这种叛逆小孩
--
FROM 218.69.133.*
是啊,本来完全可以把哪吒塑造成正义、善良的形象,把反派定义的完全是个反派;正正经经讲故事,也可以把故事讲好。非要把哪吒塑造成让人讨厌的叛逆形象,第一部是反转了龙太子的反派身份,第二部是反转了太乙仙翁的正派形象。小孩有什么辨别力呢,潜移默化的以为哪吒就是这样的,这可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神话故事。
说明我们的编剧、导演水平,真的是不敢恭维。为了制造冲突而制造冲突
【 在 blueso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同感,但是不太敢说出来。印象中小时候的哪吒没有这么讨人嫌,但是看网评都说哪吒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
FROM 218.69.133.*
是的,影片讲的内容是面向成年人的,其中的暴力和反转,对儿童的心理建设并不有利。
【 在 okl 的大作中提到: 】
: 拿着成人的视角去做动画片,
: 但是却靠着父母带娃的市场定位抢票房,
: 感觉挺讽刺的
: ...................
--
FROM 218.69.133.*
对孙悟空的解读,其实也存在这方面争议。
它大闹天宫并不是没有过错。孙悟空的师父也让它不要说出自己名字来,所以西游记剧集中整体来说还是对孙悟空的前期闹天宫持否定态度。
孙悟空被压500年后,皈依佛祖,保唐僧取经。
取经途中,屡次犯错,也被观音带上紧箍咒,说明它最后归正了。最后也成佛了,走向正途了。
后来,很多电影,小品等等的解读,完全把孙悟空大闹天宫,说成是反抗天庭的正义之举,虽然似乎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其实这个解读是有问题的,并不符合西游记的原意。本质上,也并不利于真正的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 在 glo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小时候不都喜欢这样的孙悟空吗
--
FROM 218.69.133.*
但是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看,毕竟是个神话动画,而且还是哪吒。
这个和封神这样的动画,还不一样
【 在 R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成人向的动画,看之前就该知道。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iPhone XR」
--
FROM 218.69.133.*
如果单纯是哪吒比较逆吧,这个还可以讨论,属于在第一部的内容,如果后面能改过自新,获得新生,这属于一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如果一直逆下去,还获得胜利,那就不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而且现在第二部,不止是哪吒逆不逆的问题,是把整个的天庭神仙和妖魔价值体系颠倒混淆了。
【 在 fbf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吒敢揍老子,从来都是一个逆子形象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910」
--
FROM 218.69.133.*
文化的东西就是从小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不会看了电影立刻就会怎么怎么样,甚至就是让小孩子在哈哈一笑,又爽又燃的过程中就在思想中烙下印记。比如我们回忆小时候的动画片,大都给人美好的回忆,善恶分明的价值观。
现在我们大多为人父母了,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魔童那种暴躁,无赖的样子吗?
【 在 adamkim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没你想的这么脆弱,多虑了。
--
FROM 218.69.133.*
这个针对高中以上还可以。不适合小学及以下,小学及以下,还是先树立一个依靠表面能判断的好坏标准,比如好人,坏人,警察,盗贼,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
【 在 adamkim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善恶分明从来都只在童话里,从小就让孩子知道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对事不对人,是好事。好坏善恶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的身份。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6.1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