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就是想贩卖焦虑。
他如果拍成你说的,工作随便找,就没有戏剧冲突了。
反过来说,为啥电影会选择程序员来演绎,说明这个行业确实有些问题,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很多都标榜员工年轻,以此为荣。
20年前,互联网公司服务年轻人,行业在高速爆发期,需要糙快猛,用年轻人做开发产品,无可厚非。
现在主流互联网消费人群都是30+,40+了,越来越老龄化,竞争的是存留市场,要拼品质和内容,主流互联网公司还标榜用20+的年轻人开发产品,就是路线依赖。
【 在 zdz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说:码农是一个技术工种。可能会有大龄歧视问题(除了医生一类的,哪个行业又没有呢?),但是如果能自己独立写app一类的,说明基本能力没丢,找不到工作是不太可能的。
: 注意我表述,找不到工作,和找个好工作,找个和以前薪资一样的工作,是不一样的。以前你做总监,一个月7,8万,现在要放低身价,去做一个高程,也许薪水只有2,3万,是有可能的。再不忌去做外包,一个月好歹也有1万多。
: 所以如果你愿意放低身价,这个工作还是有的。有的企业不那么大,它也就不care你年龄。只要能干活就成对不对?外包这个更不管年龄,你只要能干活就成
: ...................
--
FROM 12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