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感动”不太准确,说“触动”更合适(impact but not affect)
对于常规的普通的路人观众,买票观影后第一时间是不会想到给电影“主动”打分的
第一波“主动”打分的观众,除打分爱好者或者职业影评人,有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被电影impact
比如:1、电影产生了共情,一定要给高分(《出走的决心》一开始超9.0的评分);
2、电影实在太垃圾,一定要上来给个1分甚至0分的评价。
无论哪一种,这里边都会有情绪因素的存在,这种的评分“真实”但“非理性”
由于这一类评分的存在,电影早期的评分会轻度失真,需要一定时间和一定的理性评分来修正(让子弹飞一会儿)
而这种“理性的修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花钱
【 在 dmy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会被感动。。
:
--
FROM 49.7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