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唉,中国当年就是记生不言多生了好多人口,诞生了好多悲剧。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
: 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
--
FROM 36.101.223.*
90后的农村有弟女就少了。
【 在 Hurric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有弟女太拧巴了,看全文没有一句感谢你老公的宽容,你几十万几十万的往其他人的家里搬
--
FROM 36.101.223.*
不和外婆姓差评
【 在 g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是两个女娃的都要继续生儿子的。我父母只生了两个女儿(70后),而且我和妈妈姓。
: 我庆幸我父母(40后)不重男轻女,但是有点过于看重学习,也正是因为这样,我飘洋过海去美国留学工作过10+年。不过,他们对我和我姐都是爱的。
--
FROM 36.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