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近不惑之年,终于想明白了一件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您说的对,每次看老公不顺眼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是一个大气的男人,小节就不要太计较了。每一笔他都知道,可以说是多年来从我个人花销中抠出来的吧,我的收入也还可以,从来没有亏待自己孩子公婆。
为啥要给钱,换作我的话,把妈妈接出来,生物父亲就当死了,搬到生物父亲找不到的地方或出国
--
FROM 111.193.231.*
重男轻女这种观念问题和js关系不大
他家就算可以不限制的生10个
一样会只偏爱儿子
别的女孩都是累赘
【 在 Charles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父亲问题极大
: 但是这样的问题又是jhsy政策造成的
: 如果没有js政策,你也不会被这么嫌弃
: ...................
--
FROM 220.194.168.*
很多人不具备反思的能力
只能一代代延续
【 在 aquap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表妹是有弟女,从小父母重男轻女,现在她自己生了一儿一女,她又重男轻女,家里人都批评她,但还是依旧,真是可悲可恨
--
FROM 220.194.168.*
真的不容易,为了生存!
真的祝福lz,老天是公平的,服从自己的本心吧,不要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做到自己该
做的就行了,不要纠结过去!
其实,说实话,对lz父亲这样还是只能说不是那种小人,后面女儿出息了,还是没有改
变--- 很多老人改变很大,其实更加恶心,一直重男轻女,也是好事,不是吗?至少lz
没有心理负担了
最后只有祝福!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
: 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
--
FROM 211.145.79.*
不好意思,是我的问题,我总感觉是在看意林。放下该放下的吧,有个爱你的老公,有可爱的孩子,未来你的生活会很美好
--
FROM 1.202.26.*
这父亲太混蛋了,估计早知道是女孩都不会让你活下来。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哪个词有问题,只好重发一下。长贴慎入,先上个摘要吧。题主是85后女性,生于江西农村,后因为学习勤奋刻苦、认真对待工 ...
--
FROM 203.86.70.*
通透!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您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被不公正对待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还会愿意善待父母。我也试着梳理一下
: 1. 幼年时期的孩子天生都是依恋家人的,这是生存本能。
: ...................
--
FROM 124.126.11.*
写的真好,支持楼主
--
FROM 114.241.210.*
同是江西有弟女,比你还惨,已经抑郁了
弟弟:40岁的无业游民,无收入,生了一儿一女,儿子10岁,女儿7岁,孩子怎么长大的?一直我爸养着
弟媳:无业游民,父母早亡,城郊拆迁户,有一套郊区房子和一个仓库,不知道有没有出租,爱生孩子,已经生了两个,三胎怀到6个月在我姐的劝说下去黑诊所引产,后来又怀过两个,自然流产。
我爸:70岁无退休金的老农民,还在打工养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对儿子极度不满,但又不肯切割关系
我妈:两个好女儿不如一个废物儿子,儿子我养一辈子都乐意,女儿过上了好日子,不知道帮衬父母和弟弟,就是自私,你没有钱,你老公还有钱啊
我姐:初中毕业靠姣好的外表嫁了本地小康城市家庭,伏地魔20年,给了两套不值钱的房子供我爸妈和弟弟一家住,需要现金就打电话给我,我反抗,我姐说:就这一个弟弟,我们不帮他谁帮他。
我老公很好,我孩子很好,我在北京过得很好,但我有抑郁倾向,下午还得去北医六院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修改:xiaohua1 FROM 218.108.210.*
FROM 218.108.210.*
吐痰、皮鞋踩小孩子的腿、打闹让跪下 —— 对一个小孩、还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是人性纯纯的恶,jhsy政策背不动这口锅。
【 在 Charles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父亲问题极大
: 但是这样的问题又是jhsy政策造成的
: 如果没有js政策,你也不会被这么嫌弃
: ...................
--
FROM 124.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