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重男轻女和农村的现状
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天翻地覆。我们要看到巨大的变化,也要正视残留的观念。
我们这个中部普通2000,3000人口村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80年代,农村的第二胎是对人性极大的考验。我出生时,旁边就放一个小篮子,以普通的家庭,若我是女孩,会被立刻送人或扔掉。家庭条件好点,若二胎是还是女孩,大概率是挑战三胎。不要怀疑那时候农村面临的实际生存问题。世代为农的情况下,人性对你提出的考验:想好了是不是要老了等死。
90年代,相处70 80年的老邻居家,二胎是女孩,还是坚持送给了邻村,第三胎终于是男孩,那时候情况好多了,为什么?大部分家庭开始外出务工,生活条件好起来让人发现可以不全部依靠男孩或后代。
00年代/10年代,到了我们要后代的年代,父母会强势介入,但是作为子女我们有自己的观念,尽管没那么版上那么纯净的想法,但是有很大改观。邻居家的男孩也开始要孩子,接连两胎都是女孩,但他们对男孩的渴望减弱了很多。
这几十年观念改变了很多,或许我们的下一代会对此弱化的很多。几百年上千年的陋习观念,在强大的物质生活改变和精神层面提升的前提下,其实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也要看到,总会有些残留,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还残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
农村现状:
80年代,村里清一色是草房,就是下雨可能屋里搅和稀泥状态;务农为主,很少外出务工 3000人口
90年代,开始出现瓦房,平房;部分人跑运输,淘沙,建筑工人,然后外出务工 2500人口 中老年人居多
00/10年代,基本都是2-3层楼房,实现水泥道路,自来水,网络,中青年大量减少 1500人,中学消失
20年代, 2-3层楼房 配大院,实现现代化农村,大户承包土地,1000人,中青年消失,老人主体,小学消失。
不管对于留守农村还是离开农村,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我们还是要感恩这个社会和国家。
--
FROM 159.226.25.*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瞎扯吧,跟我们胶东普通农村对吧,80年达远比你们好,20年代远不如你们,你们是开挂了吗?
哈 就当瞎扯吧
我反正不瞎扯
胶东重男轻女的观念会缓解的明显么
--
FROM 159.226.25.*
【 在 drop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一直纳闷一件事,49年以后,各种文化和法律,对那些封建愚昧地区到底有什么影响?
: 感觉有些地区的观念还在清朝,匪夷所思。
: 建国75年多了。建国前的民国也提倡新文化。
: ...................
建国30,40年的时候,很多地方还穿着开裆裤 擦屁股没纸 巨变是在95之后才开始 到如今也才30年
也就是,上一辈的青年和中年 基本都生活在苦难之中
其他封建观念不了解 我对重男轻女这件事 还是有很强的本质认识。
--
FROM 159.226.25.*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解明显了,胶东以前的重男轻女的严重程度并不大,现在主要是老人管不住年轻人了
: ,跟社会的进步关系很大。
:
: ...................
物质生活提升,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固有认识 有很强的缓解作用。
那个时候的想法并没有问题,因为生存是第一位。
所谓 饱暖思淫欲,古语说了几千年。
--
FROM 159.226.25.*
【 在 KE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是因为分配制度导致的girl消失…
: boy能分田分z基地。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土地承包制是90年代之后的事,30年合同期,直到今天才开始重新分配,而且从未区分过男女性别。
而且现在不管你户口是否还在原农村,都可以继续继承这个土地承包。
或许这是对城镇化的一种兜底政策。
万一一部分农村孩子无法在城市适应,终究不会饿死在城市,还有个农田可以保底。
--
FROM 159.2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