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o 诱饵:你提出一件需要认真完成的事(比如预算、家务、教育)。
o 回应:他以一种不够“上心”的方式处理这件事。
o 转换:你内心情绪上来,“果然又这样!”、“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你怎么就做不好?”
o 惩罚:你情绪爆发,批评他;他回击说你“太挑剔”、“控制欲太强”。
【 在 yimisunshine (yimisu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父母总是吵架,贫贱夫妻百事哀,爸爸做事认真但抠门,妈妈做事粗糙,做什么他都看不上,挑剔,逢年过节更是吵得凶。
: 每当他们打架的时候我都非常恐惧。
: 现在我自己组建了家庭,不想也步入了天天吵架的深渊。我成了那个做事认真挑剔抠门的人,老公是那个做事粗糙大手大脚的。
: 两个人每天都有吵不完的架。
--
FROM 103.135.163.*
这是个很长的故事…
- lz 不是真的想和老公讨论问题,而是再玩一个剧本,叫做“全靠我,家才没有散”
- 她并不是像她说的更细致,而是她讨论问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玩这个游戏
- 这个游戏满足了她的控制欲,她可能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旁观的人可以看的很清楚
- 控制欲缘起于她的童年:她想要挽救她的家庭,而她的选择是成为她的父亲
- “全靠我,家才没有散”,就是那个孩子想拯救家庭玩的过家家
分割线
- 想要终止这个游戏是很简单的,只要她老公指出这是个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 “就你厉害行了吧”“你行你上”,虽然会吵一架,但是游戏就结束了,lz 会觉得很没劲,下次就不玩了
- 但是看描述,她老公很可能在玩另一个游戏,叫做“来,你骂我呀”
- 这需要进一步看看她老公和她婆婆的互动方式来确认,如果他们的互动也是这样,那这就是他们母子童年时反复玩的剧本:儿子故意犯错或表现迟钝,引起母亲关注
分割线
- lz 变成了她爸爸,为了玩“全靠我,家才没有散”这个游戏,找了一个像她妈妈一样的男人
- lz 的老公为了继续玩自己的游戏,找了一个跟他妈妈一样的女人
- 那么问题是,这个游戏是谁主导的?是 lz 控制欲特别强,把每一个话题都引入“自己很厉害”,还是她老公每次讨论问题,都故意引诱 lz 骂人?
- lz 的父母呢?是 lz 父亲喜欢指摘她妈妈,还是她妈妈也在从小玩“来骂我呀”这个游戏?
- lz 的父母真的不幸福吗?
分割线
- 解决办法至少有三个
- 第一,重新理解这件事对各自的意义,lz 指责老公不是因为老公不好,而是 lz 自己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童年故事。理解这件事自然就会好。
- 第二,主动破坏双方的游戏,“我不玩了”,不过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主动去玩这游戏,这是个很常见的敏感词
- 第三,lz 意识到自己变成了自己的父亲,禁止自己用父母人格和其他人(老公和女儿)对话,比如居高临下的指责他人永远都是可耻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 这是 lz 的第二次机会,拯救从前的和眼前的这个孩子
--
FROM 103.135.163.*
长成这样显然是精分了
不过 lz 还是挺典型的
1961,伯恩,沟通分析心理治疗
【 在 lytong (xx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什么流派?
: 【 在 lux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个很长的故事…
: : - lz 不是真的想和老公讨论问题,而是再玩一个剧本,叫做“全靠我,家才没有散”
--
FROM 123.116.0.*
我后面写的解析不知道你看了没有
你想把生活过好,你觉得他没有配合你
但是,试图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能把生活过好的,真实的家庭恰恰相反
能完成校内作业的孩子,90% 考不上 211,盯作业有啥用啊,
真实的世界里,想把生活过好,最重要的是关注对方的能力
【 在 yimisunshine (yimisu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这样子的!请问何解呢?有时候真的看不下去他的敷衍啊!比如孩子的教育,我太忙了没有时间盯作业或者别的,他恰巧有时间,交代给他之后一定是打很多折扣完成,忍不了一点啊啊
:
: 【 在 lux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03.135.163.*
这里面说的问题是你潜意识的,自己很难觉察到。这就是精分理论的问题,不信就很难说服…
如果这套东西对你没用,也就是说你无法觉察你行为的来源,那可能 cbt 的方法更适用(操作上也复杂的多)
这个办法是这样的:
不要去想你的控制欲,这个标签不对,要想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
每次你上情绪之后,事情(争吵)结束了,都尝试思考另一件事:
- 你的情绪的准确描述是什么?
- 你认为如果不按你说得做,会发生什么?
- 你对这个预期结果担心的程度是 x%?
当然你也可以现在就思考上一次发生的事
比如说
假设你想让老公按你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检查孩子的作业,老公做的很敷衍,你回家看孩子写的很随便然后就愤怒了
1 愤怒是个明确的情绪,实际上等同于恐惧
2 那么仔细的想一下,你恐惧的是什么,如果你容忍老公这么做下去,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结果,尝试描述这个结果
3 你认为发生这个结果的概率和程度,大约评级是 x%?
想完之后看下一段
【 在 yimisunshine (yimisu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您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吗?说出了一些关键,但我觉得不完全跟我的情况吻合。
: 我找我老公,他像我妈粗枝大叶,并不是我想找个我妈这样的,而是我在他们一次次争吵中厌烦了我爸那种小气抠门斤斤计较,所以我发誓要找一个粗放一点的老公。
: 我很认同你说的控制欲,我也不知道为啥我会有很强的控制欲,事情一旦不在我的掌控范围内我就会抓狂。
: 我老公每次说你行你上并不能让我觉得没劲呢,我会觉得更加糟糕。
--
FROM 223.104.40.*
答案是这样的
思考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让你尝试展示这样一个思维链条:
看到孩子不写作业→(潜意识里担心孩子不写作业以后就流落街头没有饭吃你在父母面前丢人) →发怒
把潜意识翻开,就能解决一半的问题
你过度高估了你的行为和结果的相关度,你的行为未必对结果有影响,也未必有好影响,实际上你已经非常理性的注意到这件事了,这非常厉害,但是你的潜意识并没有注意到,所以你还是发脾气了
不要认为你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家好,这都是借口,责备家人对家庭是没有帮助的。你这么做是为了自己,一定要找出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孩子成绩好你脸上有光,内心向往。再比如做这些事让你安定,抚平焦虑
如果这个方法能缓解你的心情,你可以自己阅读 cbt 助人手册,或者找个 cbt 咨询师
【 在 yimisunshine (yimisu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我会有控制欲呢?我自己也不想这样,但是真的是一旦发现事情不在我掌控范围之内我就会抓狂。如何破除这种控制欲呢?
:
: 【 在 lux @ [MyFam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