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知名中医粉公开支持废医验药
真正按教科书治病的是西医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病人不按教_科(书 生病
--
FROM 124.127.15.*
是的,西药的副作用,如果是坚持终身服药的那类,
是非常大的,根本经不起剂量长年累月的累计起来
【 在 youyou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这个观点,西医治不好的病多了,还不是这个药不行就换一个?只不过写上副作用,就不算骗人了吗?
:
--
FROM 124.127.15.*
刚执业的中医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 患者描述和教科书不一样
有时候患者说得还是反的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按教科书治病的是西医
--
FROM 183.255.219.*
是的,从洛克菲了清代进入 后,
就在有 组^织 搅混水,
用不良 中医 教学方法,
和lun不类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全面 抹 黑中医。
【 在 valin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西医都不完美吧,中医有一个看上去站的更高、近乎道的方法论,西药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感觉上中医会关注激发内在的防御力,西药更关注外力杀死病菌。
: 但两者其实都是实验科学,从试错中总结经验。
: 我感觉中医容易被攻击是因为容易在它上面吹牛,太多神gun趴上面装神弄鬼了,不是它本身的问题。
--
FROM 124.127.15.*
副作用尚不明确=没有发现副作用这一点存疑。标着副作用“尚不明确”的中药,引起的中草药肾病、肝病的病例不计其数,更不用说已经治死了无数人的中药注射液了。
临床上的副作用包括急毒、慢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等,很多中药注射液连打上就死人的急毒都没研究明白,你能相信他们对更难发现的慢毒、致癌、致畸、致突变进行过系统研究吗?
有些人拿日本人使用“汉方”来证明中药的有效性,进而获得对中药的认同,这逻辑回路也是奇怪。
再一点,目前临床上用的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早就和从青蒿中直接提取的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有了很大区别。
--
FROM 223.80.110.*
是啊,好中医很少,未来ai不知道能否代替一些平庸的
应该大力发展中医保健,中医的精髓在治未病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执业的中医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 患者描述和教科书不一样
: 有时候患者说得还是反的
--
FROM 124.127.15.*
ai 读不懂病人情绪,只适合网诊,不适合面诊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好中医很少,未来ai不知道能否代替一些平庸的
: 应该大力发展中医保健,中医的精髓在治未病
--
FROM 183.255.219.*
而且有的副作用没写
我小时候看我爷爷吃的天麻胶囊,明确写了,孕妇忌服
我老婆吃的西药就没写
因为没法实验
只是拿怀孕老鼠试过
说影响不大
【 在 youyou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这个观点,西医治不好的病多了,还不是这个药不行就换一个?只不过写上副作用,就不算骗人了吗?
:
--
FROM 223.104.42.235
每次中医中药无效,都有人在说没找到好的中医,没找到对的中医。
难道让患者来甄别哪位中医是好的那位中医又是不好的吗?
为什么中医药界还允许那些庸医在光明正大的招摇撞骗?
这个行业难道没有行业自律、没有执业准入吗?
寄希望于AI,那有没有可能喂给AI训练的内容已经被庸医给污染了?
【 在 fush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好中医很少,未来ai不知道能否代替一些平庸的
: 应该大力发展中医保健,中医的精髓在治未病
--
FROM 223.80.110.*
大规模双盲对照是必要
提取成分不是必须
【 在 yulian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
: 这就是我一直呼吁的废医验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然后进行双盲实验。其有效性是由双盲实验的结果决定,而不是由什么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决定。
: 比如青蒿素治疟疾,这个疟疾是现代医学上定义的、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中医所谓的外感、内伤、温疟、寒疟。
: ...................
--
FROM 11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