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没有想过现代医学的基础就有很大问题?
那么,怎么从望闻问切的结果映射到阴阳失衡的程度呢?
现在人对健康要求高,那么这个模型怎么扩展到一般医生能够学习呢?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论在初级接触时候,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可以用一个大的原因去概况很多细小原
: 因:如阴阳失衡,你可以用各种方法药物去调阴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 你现在认为输入输出多而复杂,是因为你现在对健康要求高。古代人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 ,但要求低不代表它不正确。
: 从学习的角度讲,任何学问都是经历了简-繁-简的过程,大道至简。
: ...................
--
FROM 203.208.61.*
请给出一个例子啊,怎么根据脉搏决定阴阳五行失调的程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程度增减药量
呢?这种东西不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中医理论。联系实际想想。
--
FROM 203.208.61.*
总有个指南吧,比如现代医学里面,会写血压多少体重多少吃药多少,这个医学生很快可以
学会
中医怎么学呢?都从整体入手,一个医学生怎么通过望闻问切判断肾虚程度呢?怎么根绝肾
虚程度增减药量呢?这些东西不写出来,怎么传承呢?总不能让每个中医自己拿病人练手吧?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阴阳失衡是结论,有各种表征啊,采集表征的方法是望闻问切。
: 比如看舌像,对于肺阴虚,脾阳虚,脾气虚,肾阳虚,都有不同的表征。脉象也有不同
: 的表征。
: 医学生通过多实践,多总结,各种表征交叉验证,再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尝试。
: ...................
--
FROM 203.208.61.*
那么请问,中医理论中的症有多少种?假设中医理论中有N种症的定义,那么中医是否只能出
N种治疗方案呢?怎么根绝具体的人调整治疗方案的这个操作写在哪里呢?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医核心诊疗思想是对症。症,通过望闻问切,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对上了症,就有不
: 同的方剂,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调整。
: 什么症状,黄帝内经等等中医理论里都有明确说明。
--
FROM 203.208.61.*
所以说每个新人都得重新学一遍?怎么学呢?老中医每看一个病人都让每个学生把一次脉现
场教学吗?现在四年的中医学生上那里把各种脉象去?
而且每个医生一生中能有多少个病人有有效数据的?病人不来了你怎么知道是治好了还是
去看别的医生了?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程度确实要靠个人感受。因为没有仪器检测。
: 比如切脉,某病人肾虚,如果严重,脉象强弱不一。或者还叠加其它症状。师傅会手把
: 手交,学生也要仔细体会。
: 有个故事,说师傅教徒弟。某个老中医生病时候,把徒弟叫道床前,让徒弟给他切脉,
: 然后说,记住,这就是死脉。说完不多时,老中医就死了。
: ...................
--
FROM 203.208.61.*
那感觉中医传承是个问题呀,一个老中医要收多少个徒弟才能保证培养出一个老中医呢?找
老中医看病的时候,也没见他徒弟一个个上来把脉呀
大家都倾向于看老中医,那么谁找年轻医生看病呢?都找老中医看病了,以后老中医那里来
呢?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中医每看一个病人都让每个学生把一次脉现场教学吗?现在四年的中医学生上那里把
: 各种脉象去?
: 你如果看过中医,就会知道,就是这么教学的。当然首先是有框架,有理论的,理论结
: 合实际。所以,大学四年也就如个门,学不了啥。——跟其它专业上本科差不多。本科能
: 学个啥?你学机械的本科学完马上造火箭?
: 所以中医为啥越老越吃香,经验多了啊
: ...................
--
FROM 203.208.61.*
现代医学比中医简单啊,有成文的操作指南,每种药都有说明书,按照指南操作大差不差
中医就非常深奥了,诊断看感觉,修行看个人,没有保底啊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医学的共性问题。不是中医。
: 你到医院喜欢让实习生看病吗?如果按照你的理论,如果实习生不给你看病,他什么时
: 候能称为真正医生呢?
--
FROM 203.2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