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没有想过现代医学的基础就有很大问题?
你直接问ds,ds替你找好分析好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的其它中药的临床数据给一下呗,先给几个我也让ds给看看
--
FROM 124.64.22.*
你啥时候给过我原始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要看原始的,我给你提供的就是原始的啊
--
FROM 124.64.22.*
当然不用给。而且你可以去它给参考文献里去找原文。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给你的那些关键词,你就可以搜出原始的文章啦,难道你给ds分析的不是给原始文章?
--
FROM 124.64.22.*
根据中医理论。联系实际想想。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怎么从望闻问切的结果映射到阴阳失衡的程度呢?
: 现在人对健康要求高,那么这个模型怎么扩展到一般医生能够学习呢?
--
FROM 124.64.22.*
中医核心诊疗思想是对症。症,通过望闻问切,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对上了症,就有不同的方剂,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调整。
什么症状,黄帝内经等等中医理论里都有明确说明。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给出一个例子啊,怎么根据脉搏决定阴阳五行失调的程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程度增减药量
: 呢?这种东西不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
FROM 124.64.22.*
中医理论中的“症”通常指的是“证候”,即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症状、体征等。证候的种类非常多,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N。在中医经典中,常见的证候有几百种(如《中医诊断学》中列举的常见证候约200-300种),但实际临床中,证候是动态变化的,会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病情发展、环境因素等而无限组合,因此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概括。
中医是否只能有N种治疗方案?
即使假设有N种证候的定义,中医的治疗方案也绝不是只能有N种。原因在于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治疗不是简单地对证候进行一对一匹配,而是基于以下原则:
灵活变通:同一种证候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因体质、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方药、针灸、推拿等)。例如,同样的“风寒感冒”,在体质虚弱的患者和体质强健的患者身上,用药的轻重和配伍会有所不同。
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每种手段又有多种具体方法。中药方剂更是千变万化,经典方剂如《伤寒论》载有113方,但通过加减化裁,可以衍生出无数变方。
整体观念:中医考虑人体的整体平衡,治疗方案不仅针对证候,还兼顾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因此即使证候相同,治疗方案也可能因整体状态而异。
如何根据具体的人调整治疗方案?这个操作写在哪里?
根据具体的人调整治疗方案是中医的核心实践,主要体现在“三因制宜”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和“辨证论治”过程中。具体操作写在以下地方:
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奠定了“因人、因时、因地”治疗原则的基础,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强调不同地区疾病治法不同。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详细记载了如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药。
《温病学》著作:如《温病条辨》,强调了根据季节和病情阶段调整治疗方案。
现代中医教材和临床指南:
如《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等,详细描述了常见证候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药,并强调临证加减。例如,在开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对基础方进行药物加减或剂量调整。
临床实践经验:
中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信息,然后综合判断,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这种操作没有固定的脚本,而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的灵活应用。
总之,中医治疗不是机械的“证-方”对应,而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请问,中医理论中的症有多少种?假设中医理论中有N种症的定义,那么中医是否只能出
: N种治疗方案呢?怎么根绝具体的人调整治疗方案的这个操作写在哪里呢?
--
FROM 124.64.22.*
这位男同胞,失敬失敬,您原来是位中医专家。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程度确实要靠个人感受。因为没有仪器检测。
: 比如切脉,某病人肾虚,如果严重,脉象强弱不一。或者还叠加其它症状。师傅会手把手交,学生也要仔细体会。
: 有个故事,说师傅教徒弟。某个老中医生病时候,把徒弟叫道床前,让徒弟给他切脉,然后说,记住,这就是死脉。说完不多时,老中医就死了。
: ...................
--
FROM 124.64.22.*
赞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的精神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专家。我只略知皮毛,还是去年开始吃中药,自己学的。
:
--
FROM 124.64.22.*
不得去医院实习吗,这话问的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每个新人都得重新学一遍?怎么学呢?老中医每看一个病人都让每个学生把一次脉现
: 场教学吗?现在四年的中医学生上那里把各种脉象去?
: 而且每个医生一生中能有多少个病人有有效数据的?病人不来了你怎么知道是治好了还是
: ...................
--
FROM 124.64.22.*
懂啥叫口碑吗
【 在 nik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验证的?穿山甲的鳞片是否有通乳功能?
--
FROM 125.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