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可能会有类似你的感受
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儿子有书读,女儿文盲(只有三姐有机会读书)。
二姐从小就抗议,但被二哥欺负挺狠(最典型是当时有扫盲班,夜校,晚上才上课,二哥挡着不让她去读)。但二哥二姐一辈子都当邻居,因为二姐夫和二哥同行,一直在同一城市相近的地方居住。
母亲年事已高,依然重男轻女。孙子很冷漠,对长辈基本不闻不问(没有矛盾,就是性格如此),依然很疼爱;外孙常年在旁边,女儿也是一起生活,但依然觉得是外人,不舍得分享东西,言语中也表达出来。
常劝她扭转这种观念,想想还是女儿好,天天能陪伴左右,儿子就不行啊,基本没有效果。
二姐现在也是重男轻女观念,儿媳妇生女儿,她就有不高兴的语言。
她们都是受害者,然后不自觉转为加害者,时代的悲剧。
【 在 jsqfsjm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位朋友们的留言、加分或扣分我都认真读过,感谢大家的阅看与点评,其中不乏洞悉世事、深刻又温情的观点,水木不愧是一个高素质的平台。承蒙大家这么热情,我也把读评论的体会分享一下:
: 1. 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冲击。比如“生”是不是“恩”的问题,扶持亲人是不是“血宝”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存在争议的,和我同龄且为人父母的朋友,不妨在思考的时候也保持一种开放性。孩子肯定不是父母的附属,但怎么避免过于自我、过于脆弱,家庭的纽带是否还能牢固,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平等为前提的沟通是重要的,有人指责“记恨”的问题,我觉得及时沟通或可化解,不沟通任由其发酵,才是问题所在,指责受苦者的讲述既不正义也于事无补。
: 2. 两代人的观念割裂问题。有朋友幽默地指出我要是和邻村小伙儿结了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但我愿意承受这些烦恼,因为这代表我有机会将这种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在自己身上彻底终结,而不是在麻木中延续给下一代。许多做弟弟的朋友愿意关照自己的姐姐,令人感动。
: ...................
--
FROM 219.14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