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保险公司给出租车公司的约定,只对正规打表状态的乘客做保险”
除非车上有明确提示,按照保险法和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该免责条款不适用。
其次,关于“车上人员”的界定: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3657561139683348.html
没有规定打表是否是“车上人员”的界定的唯一依据。
如果您知道有相关规定或司法解释,请指教。
另外,本案中,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银行、小程序/APP、卡号、银行已被存款保险机构认证/授权都是真的,只是存款被挪用了。似乎与您举的例子不完全对应。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保险公司给出租车公司的约定,只对正规打表状态的乘客做保险,保费约定按打表里程收费。
: 出租车收了钱,没正规打表。(没给票,或者另外给了一张看起来正规的票)。
: 乘客觉得看起来很正规。
--
FROM 118.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