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很大,足够写一篇文章了,我简单说一下吧。
不同类型的银行服务的客户对象不一样,以对公客户举例来说,六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主要发放给大中型企业和优质的小微企业,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投放给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能差不多,再往下的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等就主要服务小微企业了,而且总体的资质也可能越来越差,对应的风险等级也越来越高,所以收取的贷款利率也会越来越高,因为高利率才能覆盖可能存在的高风险。小银行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普遍采取小额分散的模式,类似于大家经常看到的花呗,借呗,微粒贷等,利率可以到10以上,但是因为金额小,利息并没有那么夸张,譬如1万元贷款,10个点的利率,一年利息1000元,那折合到每天也就不到3块钱,你如果周转10天,也就付30块不到的利息,你想想,如果急用钱,1万元周转10天给30块利息是不是也没那么夸张?所以,国有大行的贷款收益率差不多在4左右,股份制银行可能提高到4到4.5,城商行可能4.5到5,民营银行村镇银行贷款收益率可以达到7到10个点。
上面是资产端的收益情况。从负债端看,银行的负债分为个人存款,对公存款和同业存款,其中对公存款和同业存款的付息率大概在2到3左右,个人存款付息率差别会大一些,大行也就2到三个点,但小银行4到5个点都是很正常的。
资产端收益率减去负债端付息率就是净利差,近几年,国家出台政策,让银行让利实体经济,所以银行的净利差多数呈下降态势,但是各家银行普遍都在2到3个点,这个从各行的年报都可以查出来。
所以,单纯的看一家银行的个人存款付息率就判断这家银行爆雷,根本不像一个银行的人士说出来的话。否则,都按照大行的标准去看,那除了六大行之外的其他银行都不靠谱了?
【 在 humang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是国际业务和大客户啥的
:
: 所以我来版上问问,兼听则明,请大神反驳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