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缺月梧桐看了十章
啥?你看了10章就觉得不错了?
这书一直到叛出山门,雨夜人屠,才算是步入正轨,作者迅速的在写作技术上成熟起来。
从那以后画面感变得非常强
【 在 wangstone (王二)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不错
: 居然是08年的小说
: 感谢本版推荐
: ...................
--
FROM 106.120.122.*
纳尔逊后来有点神经质了,我印象里
【 在 wangstone (王二)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后来封笔了
: 感觉老派的笔锋 比现在的稳重很多
--
FROM 106.120.122.*
这在版上都说过好几次了
写1851的时候换笔名
1871的时候就有点魔怔了
【 在 darkreturn (darkreturn) 的大作中提到: 】
: 缺月梧桐就是纳尔逊勋爵?没想到。
--
FROM 106.120.122.*
完本十来年吧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太监,原本打算写第三部的,据说第二部结尾的时候感觉到其实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来了个急刹车
【 在 hhss (hh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本了吗
--
FROM 106.120.122.*
缺月梧桐
αΩ
31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刚开始部分是第一次写,写的很烂,凑故事,不开心。
后面入道了,感觉特别爽,写作本身就爽。
唯一痛苦的是,现在感觉前两卷那结构、创作就像个乱七八糟的血管瘤,我想解构重写都麻烦得要死。
至于书好不好怎么评价,我不好说,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是觉得创造了一个东西,还可以,过程也爽很过瘾,就这样。
======================
多说两句:
我几本大部头创作顺序是:《缺月梧桐》→《1851之远东风云》→《明魂》→《1871神圣冲击》
最后一本《1871》算是我写作技巧和思考状态的目前最高之作。
这个书从人物塑造、情节、叙事结构和主题表达来看,我觉得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最完美的。
我完全能在脑子里把这本书当电影看:谁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什么环境,和电影没有区别。
只不过,探讨的主题是人性基础下的政治原理学,犯忌讳(但其实我过了愤怒青年的时期,不会愤世嫉俗,也不再被美奂美伦的画皮所迷惑,只是客观的模拟世界,目前三观可以说很正),结果被封印了,我十分遗憾。
【 在 wangstone (王二)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第四章了,真是神作啊,可能也只有08年那个写书不赚钱的时代有这样的作品,现在的网小估计写不出这样的了,快餐化了
--
FROM 106.120.122.*
1851还不错
1871评价比较分化
【 在 wangstone (王二)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面几本数字开头的感觉不是我的菜啊
--
FROM 106.120.122.*
你看他自己的评价,前几卷刚开始写书,技术上一塌糊涂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10章对江湖的写实描写和对传统武侠的颠覆性解读已经跃然纸上了。立意不凡。
--
FROM 106.120.122.*
我认同他这个评价
主要是单纯从文字和架构上,缺月梧桐开始是一塌糊涂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清醒的认知。他的1851和1871写得其实不怎么样
--
FROM 106.120.122.*
唔,这本书你整个看完了?
我当时的感觉是,开头——二把刀,到雨夜人屠,电影感出来了,到第二部,感觉换了一本书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觉得,缺月梧桐开始的故事讲得很清楚,场景描写也到位。
--
FROM 10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