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比一下窃明与晚明
吐个槽扣个细节都不行,有这想法还看啥穿越小说,反正牛偪就是了
【 在 figo12 的大作中提到: 】
:
: 长枪兵方阵的基础是近代流水线式步兵训练体系
:
: ...................
--来自微水木3.5.10@N8P
--
修改:Carlito FROM 36.17.168.*
FROM 36.17.168.*
扣细节的说,楼上的瑞士长矛兵,第一排直刺,第二排斜刺,能圆一下。二排反正都是从后面偷着刺,斜刺比直刺出其不意还说的过去。
窃明的第一排斜刺,第二排直刺,矛盾较多。
1,长矛阵列一定平整?阅兵式看多了吧,实战中有凹凸才是正常情况,简单说个地形影响队列就弄不平整。
2,前排斜刺,枪杆手胳膊影响二排的攻击通道
3,想象一下临场指挥前排斜刺的场面,就非常教条,像电脑游戏。。。白刃相接的时候复杂指挥不如按训练过的肌肉记忆简单攻击来的有效
【 在 gl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咋看的书啊,细节说的全是错。
: 长枪阵接敌靠鼓点和控制速度保持队形,哪怕挨远程也要保证队形,又不是自由追击,哪来的阵线不平整?
: 右刺是面对8旗刀盾兵攻击对手无防御一侧的好不好,靠前敌军官临场指挥的,后面还有白甲兵扭着身子或把盾交到右手防右刺,军官指挥前排转身突然左刺的情节。参加过军训就知道,对训练过队形的团队这只需要一个向左转向右转的命令而已。
: ...................
--来自微水木3.5.10@N8P
--
修改:Carlito FROM 115.213.84.*
FROM 115.213.84.*
瑞士长矛阵,前排接战停止前进,二排能抢上可以想象的。
二排斜刺我只能脑补为稍微斜一点,不是正对前面的目标即可。长矛兵左右间距大概一米,矛长一丈四尺一丈六尺快5米了,二排确实很难大幅度斜刺。
晚明里前排搭配刀盾兵,在矛杆下厮杀,更好自圆其说。
【 在 glj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瑞士人那个描述我倒觉得奇怪。。。因为除非前排扎完后排迅速抢上,不然他们斜刺的距离肯定比前排直刺近的多,可能都够不到对手。。。
: 不过当时的瑞士人都是职业雇佣兵,战术意识强也正常。普通速成方阵应该做不到这样。例如晚明里的正规兵和农垦兵枪阵。
:
: ...................
--来自微水木3.5.10@N8P
--
FROM 115.2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