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吹不黑,论质量老齐确实是顶流作者
金庸双开,梁羽生三开。
本版浮躁的很厉害,看不起金庸的连载版,其实当年金庸的连载版是明报崛起的一大助力。
至于网络小说年代,猫腻等作者也能证明更新量和小说质量是可以兼得的;而《赘婿》单月15更破起点月票纪录,也能证明读者会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
其实蛋炒饭也只是快餐,一个小时一份只能说明厨子做的慢。有比他做得好的,有比他做得快的,也有比他又快又好的。
【 在 rover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最后一段。你可以去看我的帖子,本质上是一回事:作者的更新频率和文字质量是无法同时保持的 (无脑水更 v.s 耗费时间的精雕细琢)。
: 老齐是一个好作者,写出了很好的作品,完全同意,这是文学性占优。
: 但老齐远远算不上顶流,他的写作收入可能也永远无法匹配“顶流”水平。道理很简单:你精雕细琢了一份蛋炒饭,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每份花费1小时,一个中午只卖5份,赚的钱永远比不上那些快餐,出餐速度快,味道一般能吃,但是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 ...................
--
FROM 120.245.112.*
大王应该是起点均订top3,章评第一
现象级的
【 在 unik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只比看正版的人数,大王至少也要比芝加哥高两个数量级。
: 二刷大王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个自然段可以沙发评论简直不思议。
:
--
FROM 120.245.112.*
你这典型的回帖不看贴,死扭外缠
所谓的靶子,有两个,都在我回的帖子里,考虑到你理解水平,给你总结一下
一个是作者的更新频率和文字质量是无法同时保持的,写得很清楚
一个是说精品赚不到足够的钱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竖立靶子有意思吗?
--
FROM 120.245.112.*
这句话现在还在版上呢,你看不到吗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版浮躁的很厉害,看不起金庸的连载版,其实当年金庸的连载版是明报崛起的一大助力。
: ———— 呵呵。
:
--
FROM 120.245.112.*
在本版,赘婿不是小说质量的天花板啊,有的版友一下就能举出几个作者,个个超过金庸的——嗯,连载版金庸
退一步说,小说质量比不上赘婿,可是也不必拿破纪录作为“养家糊口”的标准吧
“读者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是指如果能写出足够优秀的小说,收入是能支撑作者写下去的
【 在 CardEasy 的大作中提到: 】
: 赘婿单月15更拿第一这事来证明读者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
: 首先赘婿单月15更算高频更新了吧,有少部分年代久远的跟书的都要high了
: 拿第一这事是极少部分老读者撺掇起来的吧,香蕉也想拿个第一,再加把料催化了一下
: ...................
--
FROM 222.129.33.*
作者收入不理想,一定程度上说明小说质量不好,这点事儿有这么难认识、难接受吗?
市场错捧的多,错杀的少
【 在 rover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者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是指如果能写出足够优秀的小说,收入是能支撑作者写下去的
: =================
: 这句话不假,但是对这句话要有几个清醒的认识:
: ...................
--
FROM 222.129.33.*
艺术市场不太了解,觉得是个面向小众的市场,和小说这种面向大众的商品是不同的
作家穷困潦倒的多吗?
鲁迅的稿费能买四合院,金庸的例子不合适,古龙、黄易都不缺钱吧
曹雪芹穷困潦倒?这个例子也不合适啊
【 在 striverv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呵,怎么解释很多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作家就更多这种的了吧。
: :
--
FROM 120.245.112.*
有没有证据路遥和巴尔扎克写小说没挣到钱?
【 在 striverv 的大作中提到: 】
: 路遥、王小波、海子、巴尔扎克。。。
: 我刚搜的。
--
FROM 120.245.112.*
你要接受世界的多样性
就像我能接受你这样回帖不看上下文的
【 在 imisn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这里用收入论证质量很无稽,收入在这里的评价权重非常低,这里的投票前排基本都没有起点的头部作品吧
: 在这里这点事有这么难认识、难接受吗?
--
FROM 120.24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