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吹不黑,论质量老齐确实是顶流作者
同意最后一段。你可以去看我的帖子,本质上是一回事:作者的更新频率和文字质量是无法同时保持的 (无脑水更 v.s 耗费时间的精雕细琢)。
老齐是一个好作者,写出了很好的作品,完全同意,这是文学性占优。
但老齐远远算不上顶流,他的写作收入可能也永远无法匹配“顶流”水平。道理很简单:你精雕细琢了一份蛋炒饭,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每份花费1小时,一个中午只卖5份,赚的钱永远比不上那些快餐,出餐速度快,味道一般能吃,但是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从我们读者来讲,我们不需要老齐成为像八宝饭那样水更的作者,只需要老齐能稳定的写出高质量的文字即可,一周五更也好,两更也罢,这是读者享受到的好处。
但是如果长期如此,老齐赚不到足够的钱,还会继续写下去么? 他会选择像八宝饭那样,水更赚钱,败坏小圈子读者缘吗?
--
FROM 27.125.154.*
你说的没错,但是架不住基数大啊
你看那个《大王饶命》,其实就是相对低级的梗,但是热度摆在那里,虽然有更多的人看盗版,但是我相信作者的收入还是高于老齐。
另外有一点,随着起点app读者说的功能(本质上是书友社交)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花钱看书了。
【 在 bi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快餐作者的读者读盗版居多,这是负资产
--
FROM 27.125.154.*
“读者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是指如果能写出足够优秀的小说,收入是能支撑作者写下去的
=================
这句话不假,但是对这句话要有几个清醒的认识:
收入可以支撑作者写下去,但是这个收入绝对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很可能:
a)在一部分读者看来,跟小说的质量不匹配
b)跟其他质量相对低但是更能迎合读者市场的作者收入有较大差距
而且读者和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以上两点并且坦然接受,而不是慨叹“这么好的小说(or我已经很用心的在写)但是为啥热度(收入)无法继续提高”。或者贬低其他小说诸如“xx质量一般为啥那么多人追”。
【 在 longsw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本版,赘婿不是小说质量的天花板啊,有的版友一下就能举出几个作者,个个超过金庸的——嗯,连载版金庸
: 退一步说,小说质量比不上赘婿,可是也不必拿破纪录作为“养家糊口”的标准吧
: “读者为低频更新的优秀小说买单”,是指如果能写出足够优秀的小说,收入是能支撑作者写下去的
: ...................
--
FROM 27.125.154.*